跳到主要內容

八達通$350銀彈誘的士裝收費App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2日 07:38
2018年05月02日 07:3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用八達通「嘟卡」坐的士情況再現,八達通明日開記者會,公佈重返的士市場計劃。據業界流傳消息指,八達通將透過旗下商用版「O!ePay」手機App,讓乘客直接在司機手機拍卡付款;亦可利用O!ePay電子錢包,掃描司機的QR Code付車資。八達通上月悄悄向的士司機展開「銀彈」攻勢,提供最多350元獎金吸引安裝程式。
八達通2011年曾於的士引入八達通收車資服務,但當時要在車上裝讀卡機,高峯期約400部的士安裝,僅佔全港的士約2%,最終因反應冷淡退出市場。當時業界批評八達通收取交易額1%手續費及每月300元租機費,分薄司機收入,結果不被接受。
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年初在傳媒聚會中透露今年內重返的士市場大計。今次轉用手機支付技術,司機可用配備NFC技術的智能手機,將手機變成讀卡器,配合商用版O!ePay程式供乘客「嘟卡」付款。乘客若已安裝O!ePay程式,亦可用系統的電子錢包掃描司機的QR Code付款,當時張指手機程式將附設畀貼士及畀齊頭等功能。參考八達通網頁,上月初已發動銀彈攻勢,以最多350元獎金吸引司機安裝程式。
夜更的士司機Dick試用八達通收車資約兩周,每晚有3、4名乘客用八達通付款,「試過有乘客攞500蚊畀20幾蚊車費,就建議佢用八達通,對方都覺得好新奇」。他說,目前最大問題是八達通宣傳太少,曾被乘客誤會為騙局,而多數人八達通卡餘額不多,亦未開設自動增值,當車費超過100元,乘客多傾向現金交易。
儲值額不多或成局限
香港的士商會主席黃保強指,歡迎八達通重返的士市場,但關注手續費水平,認為應低於交易額的1%,而其他電子交易平台如WeChat Pay目前都標榜不收手續費。忠誠車行助理董事鄭敏怡指,只要收費方式多乘客要求使用,相信司機不會抗拒,但部份試用八達通收費的司機反映,市民習慣以八達通進行小額交易,儲值額不多,餘額未必夠支付車資,成為局限。
■記者鄭啟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