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登復活之一】高登仔再硬起來!搞㷫音樂台引巴絲打回來長青網文章

2018年04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4月28日 07:41
2018年04月28日 07:41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都係想高登好」,是巴打「雞丁」與記者閒聊時說的一句話。自前年LIHKG討論區(俗稱連登)推出後,不少高登仔都選擇「移民」。當巴打名符其實「向左走向右走」的年代,雞丁與五名兄弟,有感LIHKG討論區的文化,與自己格格不入,於是逆流而上,去年9月合組成「高登音樂台」,火力全開做二次創作,希望可吸引巴打「回流」。為過癮,亦為高登。
記者 盧珮瑤
六個巴打,加入高登1年至12年不等,沒有想像中的油頭垢面,玩起樂器上來更有板有眼。成員分工可謂「歌、影、字」一條龍。雖然主力玩二創,但選曲後會重新編曲,兩位填詞人會躲在他們形容為「文昌位」梳化上作詞,填詞後便會進行混音、剪接音樂錄像(MV)等後期製作。
「點知佢要返夜,早知去食M記......」走入音樂台在元朗工廈的陣地,就聽到他們在高歌其他巴打上載到高登的《冷雨夜》二創歌詞,是高登中巴打一人填一句而成的作品,「又係啲群星創作!」Band房中有一套鼓、一排電結他,樂器齊全程度可媲美專業樂隊;不同的是,房中不同角落,夾雜了很多高登標誌的貼紙、坐墊。
雖對「故鄉」忠心耿耿,成員亦並非完全未有接觸過LIHKG討論區。「佢以高登個殼做論壇,但內容有種『內容農場』(Content Farm)嘅感覺,好多打手推自己講嘅嘢,感覺唔係一個討論區。」在LIHKG討論區初推出時,巴打「QBear2nd」曾經到訪過。「雞丁」則認為瀏覽LIHKG討論區,有如「去咗另一個地方」,文章種類單一,且創意改詞帖子很少。「我而家有時睇,都係啲揭人私隱嘅post......我哋係為創意先到『創意台』,唔係為咗揭人私隱,先去人哋嘅『創意台』。」
道不同不相為謀,便留在高登尋找同路人。六位成員原本各有各創作,去年9月決定合組成一隊,首支作品是海鮮界李彩華《你唔買我喇》,找來華哥「咪咀」拍攝MV,在fb累積40多萬點擊率。近期作品《你個嘢壞咗呀》,更加入「譚校長」與美食節龍蝦姐對唱。創意無限,亦希望創意台的會員人數無限上升。負責編曲的「菲律賓男神」則觀察到,音樂台堅持一直創作的效應,「唔係話因為一首作品,而係我哋不停有作品擺上去,有啲會員就會話,佢哋返嚟(高登)喇。」
認真你就輸了,在香港凡事認真做,都總會有「負皮」,六個男孩頓變「佛系」一笑置之。「負評呢家嘢,唔係負評就正評,我最怕無人睇」。問到如何看待有指留在高登的巴打,與現時的「廢老」無分別,他們直認「係,無分別,講得好......我哋年紀較大係事實,但唔會因為咁而放棄我哋嘅創作。」音樂台更曾找來高登行政總裁林祖舜拍攝MV,自然令人聯想他們為高登打手,「如果我哋有收錢,畀人話係打手搞到無收入,當然有影響;但我哋本身都無收錢,畀人話打手都無錢收!」
高登行政總裁林祖舜指,音樂台成員均是活躍會員,「呢啲人畀錢都請唔到,佢哋唔止當交功課,做每件事都好有心。」他未有就音樂台行動成效作實際統計,但明顯見到創意台的「巴打」比以前活躍,「有些會員早前都只是做CD-ROM(只看不回覆),但見到咁多抵死創作,我又一齊嚟(創作)。」認為高登最標誌性的,都是其創意特性,音樂台正正做到改詞和拍攝音樂錄像(MV)的部份。
LIHKG討論區管理員「連尼住」表示,於社交平台曾觀看音樂台相關創作,部份都頗「高質」有趣,但未有觀察過音樂台的目的和成效,不便評論。從討論區推出以來,一直致力令更多用戶關注多元化的內容,如早前推出的分台功能,往後亦會繼續鼓勵會員做更多創作。
高登手機應用程式的使用,一直引來很多爭議,不少網民依靠第三方瀏覽程式到訪高登,其中一個是專門給iOS用戶的「HKG+」。於2016年10月,由於「HKG+」違反API使用條件,不再獲高登授權作第三方程式,引發網民提議另起爐灶。同年11月,LIHKG討論區正式成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