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內地今年收緊保險銷售監管,平安保險(2318)首季新業務價值一如預期錄倒退,按年跌7.5%至198.97億元(人民幣.下同),惟首季仍多賺11.5%至257.02億元,象徵式派發三十周年特別息每股0.2元,有望為股價帶來支持。
記者:陳洛嘉
內險陸續公佈首季業績,平保新業務價值近年一直以高速增長,但受年初監管收緊,加上去年高基數效應影響,首季用於計算新業務價值的首年保費下降16.6%至659.36億元,令新業務價值下跌7.5%。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規模保費則達2,305億元,按年增長24.9%。
受累內地監管政策
集團解釋,公司響應監管「保險姓保」政策,調整產品策略,同時受利率上行、儲蓄型產品吸引力下降等影響,令首年保費有所下降。
至於旗下擬分拆上市的多間科技子公司,首季整個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分部共錄18.42億元淨利潤,扭轉去年同期8.27億元虧損。截至3月底,陸金所資產管理規模達4,429.43億元。
適逢集團成立30周年,董事會建議派發特別息每股0.2元,分紅總額達36.56億元。平保昨跌3.8%,報78.55元。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指,受內地收緊監管、國內債息下跌等影響,整個內險板塊最近表現較疲弱,惟該行仍然看好平保走勢,加上宣派特別息,相信短期內可提振股價。「國內債息開始反彈,對平保第二季股價仍然樂觀,但下一浪升幅相信要等待餘下子公司的分拆上市消息。」分析普遍亦認為,內險新業務價值料於次季起恢復正增長。
國壽淨利潤升逾倍
國壽(2628)及新華保險(1336)未有公佈首季新業務價值數字。國壽保費收入按年跌1.1%,至2,434億元。不過,受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的影響,淨利潤升1.19倍至135.18億元。另外,集團擬與旗下財險公司於6月30日前簽訂增資擴股合同,財險公司的註冊資本將由150億元增至188億元。國壽表示,增資能夠增強財產險公司的資本實力及市場競爭力,增加集團利潤增長點。
新華保險首季多賺42%至26.09億元,營業收入升3.5%至461.59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升5.9%至394.34億元。
記者:陳洛嘉
內險陸續公佈首季業績,平保新業務價值近年一直以高速增長,但受年初監管收緊,加上去年高基數效應影響,首季用於計算新業務價值的首年保費下降16.6%至659.36億元,令新業務價值下跌7.5%。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規模保費則達2,305億元,按年增長24.9%。
受累內地監管政策
集團解釋,公司響應監管「保險姓保」政策,調整產品策略,同時受利率上行、儲蓄型產品吸引力下降等影響,令首年保費有所下降。
至於旗下擬分拆上市的多間科技子公司,首季整個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分部共錄18.42億元淨利潤,扭轉去年同期8.27億元虧損。截至3月底,陸金所資產管理規模達4,429.43億元。
適逢集團成立30周年,董事會建議派發特別息每股0.2元,分紅總額達36.56億元。平保昨跌3.8%,報78.55元。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指,受內地收緊監管、國內債息下跌等影響,整個內險板塊最近表現較疲弱,惟該行仍然看好平保走勢,加上宣派特別息,相信短期內可提振股價。「國內債息開始反彈,對平保第二季股價仍然樂觀,但下一浪升幅相信要等待餘下子公司的分拆上市消息。」分析普遍亦認為,內險新業務價值料於次季起恢復正增長。
國壽淨利潤升逾倍
國壽(2628)及新華保險(1336)未有公佈首季新業務價值數字。國壽保費收入按年跌1.1%,至2,434億元。不過,受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的影響,淨利潤升1.19倍至135.18億元。另外,集團擬與旗下財險公司於6月30日前簽訂增資擴股合同,財險公司的註冊資本將由150億元增至188億元。國壽表示,增資能夠增強財產險公司的資本實力及市場競爭力,增加集團利潤增長點。
新華保險首季多賺42%至26.09億元,營業收入升3.5%至461.59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升5.9%至394.34億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