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芯片被內地媒體稱為「國之重器」,是現代工業最重要部件,但目前中國使用芯片九成需要進口,國產率在高端芯片方面更幾乎空白。去年中國進口芯片3,770億塊,金額達2,601億美元(約2.03萬億港元),是最大宗進口商品。
專家:20年內無法追美
根據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長魏少軍的《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分析》報告,中國在多個電子行業的核心部件,芯片國產率均為零,包括伺服器、記憶體DRAM、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數字信號處理器、手機的嵌入式處理器、用於通訊網絡管理的FPGA等。
芯片是人類最複雜的工業產品,涉及約5,000道工序。中國並非無法製造芯片,而是產品競爭力無法與歐美匹敵,背後是整個科技和工業體制的較量。芯片功能由積體電路的導線寬度決定,線越窄電阻越低,速度就越快。目前中國芯片製造最先進為中芯國際(981),其線寬為28納米,較三星10納米相差兩個世代。
除生產工藝落後他人外,芯片設計須使用一種名為EDA的軟件,該範疇目前為美國Synopsys、Cadence壟斷,中國至今無法踏足該行業。在中興通訊被頒禁令後,該些美國公司已立即中斷服務,無法使用設計軟件。另外,芯片必須使用固定的制式架構,否則無法互相兼容,該範疇為美國Intel、英國ARM壟斷,中國必須支付版權,並在自行研發時面臨重多專利障礙。
芯片生產必須使用高端光刻機,全球只有荷蘭ASML公司可提供。ASML優先向其股東三星、台積電、Intel供貨,並可隨時禁運。內地業界反映,中國定貨至少要較上述公司遲3年。
近年中國在芯片行業謀求破局,包括成立自己的芯片設計體系,成立過千億元的產業基金,但成效甚微;在海外收購多家芯片設計公司則被美國否決。中環資產投資總監譚新強認為,中國芯片在20年內無法追上美國,而美國近期動作是策略性部署,意圖壓制中國科技行業發展,已經超出貿易戰範疇。
專家:20年內無法追美
根據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長魏少軍的《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分析》報告,中國在多個電子行業的核心部件,芯片國產率均為零,包括伺服器、記憶體DRAM、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數字信號處理器、手機的嵌入式處理器、用於通訊網絡管理的FPGA等。
芯片是人類最複雜的工業產品,涉及約5,000道工序。中國並非無法製造芯片,而是產品競爭力無法與歐美匹敵,背後是整個科技和工業體制的較量。芯片功能由積體電路的導線寬度決定,線越窄電阻越低,速度就越快。目前中國芯片製造最先進為中芯國際(981),其線寬為28納米,較三星10納米相差兩個世代。
除生產工藝落後他人外,芯片設計須使用一種名為EDA的軟件,該範疇目前為美國Synopsys、Cadence壟斷,中國至今無法踏足該行業。在中興通訊被頒禁令後,該些美國公司已立即中斷服務,無法使用設計軟件。另外,芯片必須使用固定的制式架構,否則無法互相兼容,該範疇為美國Intel、英國ARM壟斷,中國必須支付版權,並在自行研發時面臨重多專利障礙。
芯片生產必須使用高端光刻機,全球只有荷蘭ASML公司可提供。ASML優先向其股東三星、台積電、Intel供貨,並可隨時禁運。內地業界反映,中國定貨至少要較上述公司遲3年。
近年中國在芯片行業謀求破局,包括成立自己的芯片設計體系,成立過千億元的產業基金,但成效甚微;在海外收購多家芯片設計公司則被美國否決。中環資產投資總監譚新強認為,中國芯片在20年內無法追上美國,而美國近期動作是策略性部署,意圖壓制中國科技行業發展,已經超出貿易戰範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