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開心見誠:準時收工長青網文章

2018年04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4月27日 07:54
2018年04月27日 07:54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醫生,曾幾何時,我都係有工作有生活,唔知點解,幾年前變到只係得工作,諗翻轉頭,真係好儍,好在我最近學識準時放工喇……」
T是一位老師,大約四年前患上抑鬱症,開始時不願意看醫生,一直捱住捱住,到最後連起身返工的動力都沒有。抑鬱症的成因跟她長時間工作有關,除了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八點之外,T以前還會拿文件回家,她是個熱愛工作的人,所以並不覺得辛苦,但大概四年前,因為弄傷了韌帶,所以停止了她的跳舞課,不能做運動,慢慢就變得越來越攰,工作也越來越沒有效率,不知不覺,就變成只有工作,沒有了生活。
病好了以後,T痛定思痛,決心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除了準時放工以外,她也盡量不把工作帶回家,雖然也有例外的時候,但較以前已經好很多,T還告訴我,以前返工和放工其實沒有多大分別,只有捱的感覺,現在放工離開辦公室,她竟然有開心的感覺。
我問T有甚麼秘訣呢?T很謙虛的說,她自己也在摸索中,不過,最重要是減低工作量和學會放手,以往很多時候太過執着,一些不重要,甚至不必要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現在容許的話,T會盡量少做一點,又或是遲一點做,以往她覺得所有責任都在自己身上,現在她學會將某些責任放下。
另外,T也學識了如何「閂掣」,以往她臨睡前還會想着工作,現在她跟自己說,如果再想下去,就會睡不着,而且要計劃的工作是沒完沒了,所以要先睡,明天再想,就是如此,她就可以幫自己「熄機關掣」,好好的睡一晚。現在T也找時間跳舞,每逢星期五晚,她都上跳舞班,完了以後跟同學們一起吃飯,找回一點社交生活。
最後T跟我說,從本來工作和生活平衡,到最後剩下只有工作沒有生活,其實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過程,自己是完全不察覺,到最後不能上班的時候,看回來,才知道出事了。
很多時候勸病人,減低工作量,多做運動,多關心自己,通常的回應都是太多事情要做,根本沒辦法可以將工作量減下來。T的經驗很值得參考,當然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實際環境,但以上提到的招數,其實很多情況下都適用,最重要是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要做不必要的事情,就可以減少上班時間,準時放工!
http://fb.me/1486drlee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