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北韓昨日試射導彈跟上次相距達74日,同年初平均每14日試射一次相比看來有點不尋常,難怪美國國務院一度以為制裁再加上美軍3艘航母、B1B轟炸機逼近朝鮮半島已經奏效,令平壤或願意重返談判桌,但其實只是美國表錯情。
學者:要留資源秋收
美國的北韓特使尹汝尚上月還公開表示,平壤如逾60天未有核試或試射導彈,可能是願意對話的信號云云。可是回顧數據,自金正恩2011年上台後,北韓共進行過86次導彈試射,但在10月至12月間卻僅發生過5次。
換言之,秋天一直是北韓試射的「淡季」,加拿大詹姆斯馬丁核不擴散研究所的北韓專家科頓以「秋收」作解釋,他說:「我不是說北韓派火箭專家落田收割,只是收集農作物需要一定資源……駕駛卡車運送導彈要燃料,運送農作物同樣需要,因此要取捨。」但科普認為北韓無法在秋天隨便攪局,一定程度反映了制裁有作用。
北韓在宣佈洲際導彈試射成功的聲明中提到可以保衞人民的和平生活,外界揣測平壤未來或會放慢導彈開發力度,專心經濟建設。
商業內幕網站/美聯社
學者:要留資源秋收
美國的北韓特使尹汝尚上月還公開表示,平壤如逾60天未有核試或試射導彈,可能是願意對話的信號云云。可是回顧數據,自金正恩2011年上台後,北韓共進行過86次導彈試射,但在10月至12月間卻僅發生過5次。
換言之,秋天一直是北韓試射的「淡季」,加拿大詹姆斯馬丁核不擴散研究所的北韓專家科頓以「秋收」作解釋,他說:「我不是說北韓派火箭專家落田收割,只是收集農作物需要一定資源……駕駛卡車運送導彈要燃料,運送農作物同樣需要,因此要取捨。」但科普認為北韓無法在秋天隨便攪局,一定程度反映了制裁有作用。
北韓在宣佈洲際導彈試射成功的聲明中提到可以保衞人民的和平生活,外界揣測平壤未來或會放慢導彈開發力度,專心經濟建設。
商業內幕網站/美聯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