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質疑載核彈後難中目標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30日 23:45
2017年11月30日 23:4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北韓試射射程覆蓋整個美國的「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反映平壤在國際制裁下仍堅持提升導彈技術,但不少專家都質疑他們是否有能力在實戰中可靠地利用導彈載核彈頭擊中目標。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專家賴特形容北韓今次試射頗出色,但認為平壤為提升導彈射程,或採用了較輕的模擬彈頭,如搭載重得多的核彈頭,射程可能會降低。
批評試射僅心理勝利
德國航天工程師席勒指,儘管北韓的洲際導彈射程遠至華盛頓,但目前仍不能用來打仗,「假如他們的導彈計劃是認真的,應要分多次在不同時段及天氣發射」。軍備控制協會的不擴散核武政策專家達文波特指,北韓今次試射成功只是心理勝利,能否用導彈可靠及準確地攻擊目擊仍然成疑。
儘管受到各方質疑,專家無可否認北韓導彈技術的確有所長進。高空拍攝圖片未有顯示北韓的導彈有在發射台上注入燃料,意味着導彈的燃料可能是事前以水平方式注入,這種做法可縮短導彈暴露位置及預備發射的時間,減少被美軍空襲的機會。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則認為,北韓選擇半夜試射,可能是想避過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
綜觀北韓近兩年的導彈試射,去年佔七成都是「蘆洞」、「舞水端」等射程2,500至4,000公里的導彈;今年則集中研發射程5,000及超過1萬公里的「火星」系列洲際導彈,顯示平壤漸把試射的矛頭指向美國本土。
美國《紐約時報》/日本共同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