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耗資逾千億的港珠澳大橋爆出混凝土磚測試造假後,路政署共發現346個混凝土磚測試結果有異常。署方昨稱,今年10月中開始分階段為全長9.4公里的香港接線高架橋段做負重荷載測試,試驗人員會以共380噸的載重卡車組,包括一輛連載重約200噸的重型拖車及排卡,及六輛連載重約30噸的卡車,在每一座橋樑進行荷載測試。有關測試仍進行中,現階段測試結果顯示已測試的橋樑全部符合設計要求。
專家:未聞港工程師參與
率先報道最新測試結果的傳媒卻是中央電視台,央視近日報道稱,上月底港珠澳大橋已開始荷載測試,先後對橋面、索塔、鋼箱樑等部份做載重壓力測試,報道指各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結構工程師蘇耀坤指,大橋通車前須進行荷載測試確認結構安全,自己暫未聽聞有香港的工程師參與荷載測試,亦未見香港傳媒獲邀拍攝。他認為發生造假事件後,當局應廣邀本港傳媒、工程人員到場,見證決定性的荷載測試,才能挽回公眾信心。
立會議員涂謹申指,實驗室職員因造假而獲得的利益相對微不足道,反而利益最大的是承建商和物料供應商。他盼廉署能繼續深入調查承建商、物料供應商及政府人員有否牽涉其中。
■記者潘柏林
專家:未聞港工程師參與
率先報道最新測試結果的傳媒卻是中央電視台,央視近日報道稱,上月底港珠澳大橋已開始荷載測試,先後對橋面、索塔、鋼箱樑等部份做載重壓力測試,報道指各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結構工程師蘇耀坤指,大橋通車前須進行荷載測試確認結構安全,自己暫未聽聞有香港的工程師參與荷載測試,亦未見香港傳媒獲邀拍攝。他認為發生造假事件後,當局應廣邀本港傳媒、工程人員到場,見證決定性的荷載測試,才能挽回公眾信心。
立會議員涂謹申指,實驗室職員因造假而獲得的利益相對微不足道,反而利益最大的是承建商和物料供應商。他盼廉署能繼續深入調查承建商、物料供應商及政府人員有否牽涉其中。
■記者潘柏林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