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西九文化區舉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講座,由負責設計的建築師嚴迅奇講解設計意念。對於有人認為博物館應增加中國故宮建築特色,嚴迅奇稱對此感抗拒,因香港故宮博物館只是建築,以存放北京的展品,而不似北京故宮本身已是無與倫比的展品。
「土地細小是大挑戰」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明年動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正進行巡迴展覽,昨舉行講座,由項目設計顧問嚴迅奇講解。他指,有人問他何不加入故宮建築元素,例如放瓦或製門牌,他稱會感到抗拒,因博物館只是展示故宮文物的建築物,而不似北京故宮本身已是無與倫比的展品,參觀者會先觀賞其建築。對於台灣兩個故宮建築設計,嚴迅奇指,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有復古元素,但新建的南院已沒復古迹象。
嚴表示,博物館最重要是充份體現對展品的尊重,建築物的氣度和水平只是陪襯,展示出展品內容,才是博物館最高層次。
被問及設計最大挑戰,嚴迅奇指土地細小是大挑戰,「任何城市做3萬米,唔會咁細塊地」,但要同時做到人車分隔,遊人可以自然、有動力探索,而觀眾見到博物館時會聯想到展覽中國傳統的展品,而不是現代雕塑、攝影。
他又重提建築設計過程,在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公佈前,有檢視設計是否適合,當時已有大概的設計腹稿但未成熟,後來進行建築設計時沒刻意保密,但當時有傳媒關注,故不作張揚,但設計過程中顧問和設計團隊都清楚設計內容。
■記者曾偉龍
「土地細小是大挑戰」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明年動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正進行巡迴展覽,昨舉行講座,由項目設計顧問嚴迅奇講解。他指,有人問他何不加入故宮建築元素,例如放瓦或製門牌,他稱會感到抗拒,因博物館只是展示故宮文物的建築物,而不似北京故宮本身已是無與倫比的展品,參觀者會先觀賞其建築。對於台灣兩個故宮建築設計,嚴迅奇指,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有復古元素,但新建的南院已沒復古迹象。
嚴表示,博物館最重要是充份體現對展品的尊重,建築物的氣度和水平只是陪襯,展示出展品內容,才是博物館最高層次。
被問及設計最大挑戰,嚴迅奇指土地細小是大挑戰,「任何城市做3萬米,唔會咁細塊地」,但要同時做到人車分隔,遊人可以自然、有動力探索,而觀眾見到博物館時會聯想到展覽中國傳統的展品,而不是現代雕塑、攝影。
他又重提建築設計過程,在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公佈前,有檢視設計是否適合,當時已有大概的設計腹稿但未成熟,後來進行建築設計時沒刻意保密,但當時有傳媒關注,故不作張揚,但設計過程中顧問和設計團隊都清楚設計內容。
■記者曾偉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