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沙田慈氏護養院年中推先導計劃,其中3間病房改由沙田醫院老人科醫生隔日巡房,被指因安排失當致病人延誤治療。有護士投訴,慈氏管理層在報道曝光後,為求自保竟製造假民意,在聲稱不記名、檢討計劃成效的問卷上用鉛筆寫員工姓名,待員工填好交回才擦走。投訴人質疑此舉是向前線員工施壓,逼他們支持計劃。該院發言人承認有4份問卷因同事輪班或放假,未能即時派遞,為方便稍後再派而寫名,做法不理想,日後會避免。
稱方便放假同事領取
沙田慈氏護養院為長期護養醫院,有逾300張病床,過往由兩名醫生駐診及80多名護士照顧病人,但今年7月推先導計劃。《蘋果》本月初報道該院護士的投訴,指沙田醫院醫生輪流隔日巡房,每次只逗留兩至三小時,不熟悉病人情況;管理層又禁止護士向駐院醫生求助,有病人因此延遲治療。
本報上周再收到署名「沙田慈氏護養院一群前線護理人員」的投訴信,稱管理層在本報揭發事件後要求前線員工填寫問卷。問卷有6條問題,包括先導計劃能否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醫生對病人的支援是否充足和合適等。管理層聲稱問卷不記名,實際上卻在問卷用鉛筆寫上員工姓名。員工填好問卷,管理層首先過目,「認為冇問題」才擦走鉛筆字,「試問這情況下,如何可以真實反映意見?有誰不怕遭秋後算賬?」投訴人指,管理層並非首次以此伎倆施壓,批評對方只顧遮掩實情,卻無亡羊補牢,新安排的漏洞至今未解決。
該院發言人回覆,今次調查向病房前線護理及專職醫療人員派出34份問卷,其中4份因同事輪班或放假未能及時派遞,負責同事於問卷空白處以鉛筆寫名,方便他們稍後領取,這些資料在收回問卷時擦去,並與其他問卷混合,涉及同事身份已不能分辨。惟該院承認做法不恰當,日後會避免造成不必要誤會及疑慮。院方上周二舉行員工大會,發言人指,會繼續聽取意見及分析臨床表現指標;若住院病人有緊急情況,護士可召駐院醫生支援。
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蕭旭亮認為該院做法不聰明,同事見到問卷寫了其姓名,定感受壓,未必敢說真話,若管理層做問卷調查「唔係為咗卸膊」,應該用較開明和有公信力的方式,例如不記名網上問卷或安排員工大會討論。
■記者袁樂婷
稱方便放假同事領取
沙田慈氏護養院為長期護養醫院,有逾300張病床,過往由兩名醫生駐診及80多名護士照顧病人,但今年7月推先導計劃。《蘋果》本月初報道該院護士的投訴,指沙田醫院醫生輪流隔日巡房,每次只逗留兩至三小時,不熟悉病人情況;管理層又禁止護士向駐院醫生求助,有病人因此延遲治療。
本報上周再收到署名「沙田慈氏護養院一群前線護理人員」的投訴信,稱管理層在本報揭發事件後要求前線員工填寫問卷。問卷有6條問題,包括先導計劃能否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醫生對病人的支援是否充足和合適等。管理層聲稱問卷不記名,實際上卻在問卷用鉛筆寫上員工姓名。員工填好問卷,管理層首先過目,「認為冇問題」才擦走鉛筆字,「試問這情況下,如何可以真實反映意見?有誰不怕遭秋後算賬?」投訴人指,管理層並非首次以此伎倆施壓,批評對方只顧遮掩實情,卻無亡羊補牢,新安排的漏洞至今未解決。
該院發言人回覆,今次調查向病房前線護理及專職醫療人員派出34份問卷,其中4份因同事輪班或放假未能及時派遞,負責同事於問卷空白處以鉛筆寫名,方便他們稍後領取,這些資料在收回問卷時擦去,並與其他問卷混合,涉及同事身份已不能分辨。惟該院承認做法不恰當,日後會避免造成不必要誤會及疑慮。院方上周二舉行員工大會,發言人指,會繼續聽取意見及分析臨床表現指標;若住院病人有緊急情況,護士可召駐院醫生支援。
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蕭旭亮認為該院做法不聰明,同事見到問卷寫了其姓名,定感受壓,未必敢說真話,若管理層做問卷調查「唔係為咗卸膊」,應該用較開明和有公信力的方式,例如不記名網上問卷或安排員工大會討論。
■記者袁樂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