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垃圾徵費最快後年底實施,環境局宣佈擴大按袋徵費範圍。本港1.8萬幢由食環署承辦商收集垃圾的住宅大廈,原本可選擇首3年內按桶徵費,局方決定取消過渡期,直接實施按袋徵費。而私人垃圾商收集垃圾的工商樓宇和4,000幢的住宅大廈,由按量徵費改為按袋徵費。換言之,無論住公屋或私樓住戶,日後均要購買指定垃圾袋。
店舖憂變雙重徵費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圖)指,若全面使用按袋徵費方式,估計未來本港八成都市固體廢物均是按袋徵費,只有一些大型廢物如木卡板或金屬構件,在運入堆填區或垃圾轉運站時,會按重量收取「入閘費」。屆時市民按垃圾量購買不同大小指定垃圾袋,每公升垃圾費0.11元,一個三人家庭每月購買指定垃圾袋開支約33元。環境局期望今年底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
大埔居屋明雅苑以私人垃圾收集商處理垃圾,在新修訂後可採用按袋徵費,法團主席群姐認為污者自付可以增加居民減廢動力。今年6月起環團綠領行動在明雅苑推行垃圾徵費試驗計劃,有440戶居民模擬使用徵費膠袋,加上屋苑設立11類回收桶,現時平均垃圾重量下跌24%,而廢紙、金屬、膠樽和玻璃樽回收重量上升81%。
住戶陳先生指出,一家在做好分類回收之後,加上屋苑設有廚餘機,家居垃圾大減八成,可隔兩至三日才棄置一袋垃圾。他認為如果有足夠回收配套,每月垃圾費可低至10元以下。明雅苑屋苑經理樊先生指,未來考慮加強巡查和安裝閉路電視,阻嚇違法棄置垃圾。
對於工商垃圾都要按袋徵費,大埔的藥房負責人阿成指,店舖原本要交管理費予商場處理垃圾,若工商舖再按袋徵費,商場未必扣減管理費,變相是雙重徵費。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隨袋徵費最公平、有效,促請政府加強在屋苑設立回收設施。
■記者潘柏林
店舖憂變雙重徵費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圖)指,若全面使用按袋徵費方式,估計未來本港八成都市固體廢物均是按袋徵費,只有一些大型廢物如木卡板或金屬構件,在運入堆填區或垃圾轉運站時,會按重量收取「入閘費」。屆時市民按垃圾量購買不同大小指定垃圾袋,每公升垃圾費0.11元,一個三人家庭每月購買指定垃圾袋開支約33元。環境局期望今年底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
大埔居屋明雅苑以私人垃圾收集商處理垃圾,在新修訂後可採用按袋徵費,法團主席群姐認為污者自付可以增加居民減廢動力。今年6月起環團綠領行動在明雅苑推行垃圾徵費試驗計劃,有440戶居民模擬使用徵費膠袋,加上屋苑設立11類回收桶,現時平均垃圾重量下跌24%,而廢紙、金屬、膠樽和玻璃樽回收重量上升81%。
住戶陳先生指出,一家在做好分類回收之後,加上屋苑設有廚餘機,家居垃圾大減八成,可隔兩至三日才棄置一袋垃圾。他認為如果有足夠回收配套,每月垃圾費可低至10元以下。明雅苑屋苑經理樊先生指,未來考慮加強巡查和安裝閉路電視,阻嚇違法棄置垃圾。
對於工商垃圾都要按袋徵費,大埔的藥房負責人阿成指,店舖原本要交管理費予商場處理垃圾,若工商舖再按袋徵費,商場未必扣減管理費,變相是雙重徵費。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隨袋徵費最公平、有效,促請政府加強在屋苑設立回收設施。
■記者潘柏林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