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全國人大委員長兼主管港澳事務的張德江,是繼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之後,3年間訪問澳門的第三名北京領導人。回顧2014年12月習近平到訪是為了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2016年10月李克強則是主持中葡經貿論壇部長級會議。即使在2013年2月,同樣臨別秋波的時任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也是因着紀念澳門《基本法》頒布20周年而來。張德江這次卻選擇在無重大活動或事件之時南巡,表面看來的確是出師無名,但其實處處留下政治痕迹。
張德江對上一次訪問澳門已經是2004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主打泛珠江三角經貿合作。往後十幾年間,粵澳政府尤其藉橫琴開發加速兩地融合和換血,最近又適逢北京在兩會期間力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外界普遍揣測張德江卸任港澳工作協調組長及人大委員長前夕再訪澳門,將對相關的區域國策有所前後呼應。但結果不僅未有就此發表重大演說或作更具體指示,連最時興的「一帶一路」亦無多提。相比以往北京領導人訪澳每每側重經濟發展,張德江此行充滿着濃厚的政治宣示意味,其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彰顯管治威信,強化北京與特區之間懸殊的權力關係。
嚴謹的「劇本」 離地的連結
有別於過往,張德江沒有帶來「大禮」,也沒有走訪民宅、中學、地標景點,與「被安排的民意」作當面接觸,反而準備了另一份嚴謹的「劇本」藉以宣演——如同民主派政團新澳門學社發出的公開信所言「猶如憑空搭建一座戲棚,將澳門粉飾成太平盛世」——從頭到尾吹捧澳門擁有「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再將之扣連成「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這種政治結論,而成功的基礎則來自其反覆強調的「愛國愛澳」價值。不過眾所周知,澳門驚人的經濟成長,皆因獨大的賭業撐起,當中包括澳門作為離岸地方接收源源不絕的熱錢乃至黑錢。基於「愛國愛澳」甚或前後兩任特首的管治能力,所以成就世界賭城級的財政收入,這種離地的連結,只是一再突顯北京看不清楚澳門的全貌。
張德江此行以單向發表政治指令來樹立的意識形態為核心,逐一踩入行政、立法、司法和教育體系,特首、高官、議員、法官、教師和學生代表排着隊聽候訓示。此舉不單要穩住澳門這個「示範單位」,更要含沙射影,向「不肖」的香港喊話,例如重提8年前23條立法,稱讚澳門「在維護國家安全走在前面」,警誡澳門「無論如何都不能亂」,要求澳門議員「不要拉布及使用暴力」、教育界「不應灌輸私慾邪念」。基本上把要講的都講完,講完然後轉身走,即使有幾場面向所謂社會各界的座談會,與會者的發言內容以至本地傳媒的報道內容,亦幾乎在可預知和可操縱的範圍內,容不下半點脫稿的可能。
張德江以君臨城下的姿態,來檢閱北京如何將一個特區掌控得滴水不漏,將三權以至社會各個領域駕馭得貼貼服服,這就是人們口中所謂的一國兩制「表率」與「榜樣」了。
作者是澳門專欄作者、社會運動者
[蘇嘉豪]
張德江對上一次訪問澳門已經是2004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主打泛珠江三角經貿合作。往後十幾年間,粵澳政府尤其藉橫琴開發加速兩地融合和換血,最近又適逢北京在兩會期間力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外界普遍揣測張德江卸任港澳工作協調組長及人大委員長前夕再訪澳門,將對相關的區域國策有所前後呼應。但結果不僅未有就此發表重大演說或作更具體指示,連最時興的「一帶一路」亦無多提。相比以往北京領導人訪澳每每側重經濟發展,張德江此行充滿着濃厚的政治宣示意味,其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彰顯管治威信,強化北京與特區之間懸殊的權力關係。
嚴謹的「劇本」 離地的連結
有別於過往,張德江沒有帶來「大禮」,也沒有走訪民宅、中學、地標景點,與「被安排的民意」作當面接觸,反而準備了另一份嚴謹的「劇本」藉以宣演——如同民主派政團新澳門學社發出的公開信所言「猶如憑空搭建一座戲棚,將澳門粉飾成太平盛世」——從頭到尾吹捧澳門擁有「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再將之扣連成「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這種政治結論,而成功的基礎則來自其反覆強調的「愛國愛澳」價值。不過眾所周知,澳門驚人的經濟成長,皆因獨大的賭業撐起,當中包括澳門作為離岸地方接收源源不絕的熱錢乃至黑錢。基於「愛國愛澳」甚或前後兩任特首的管治能力,所以成就世界賭城級的財政收入,這種離地的連結,只是一再突顯北京看不清楚澳門的全貌。
張德江此行以單向發表政治指令來樹立的意識形態為核心,逐一踩入行政、立法、司法和教育體系,特首、高官、議員、法官、教師和學生代表排着隊聽候訓示。此舉不單要穩住澳門這個「示範單位」,更要含沙射影,向「不肖」的香港喊話,例如重提8年前23條立法,稱讚澳門「在維護國家安全走在前面」,警誡澳門「無論如何都不能亂」,要求澳門議員「不要拉布及使用暴力」、教育界「不應灌輸私慾邪念」。基本上把要講的都講完,講完然後轉身走,即使有幾場面向所謂社會各界的座談會,與會者的發言內容以至本地傳媒的報道內容,亦幾乎在可預知和可操縱的範圍內,容不下半點脫稿的可能。
張德江以君臨城下的姿態,來檢閱北京如何將一個特區掌控得滴水不漏,將三權以至社會各個領域駕馭得貼貼服服,這就是人們口中所謂的一國兩制「表率」與「榜樣」了。
作者是澳門專欄作者、社會運動者
[蘇嘉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