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尼泊爾佛祖誕生地藍毗尼,受空氣污染嚴重威脅,恐影響當地旅遊業。
被指是佛祖誕生地的藍毗尼(Lumbini)位於尼泊爾西南部,去年有100萬名遊客到訪,被尼泊爾政府列為推動旅遊焦點。不過,單以今年1月為例,被視為空氣污染指標的PM2.5懸浮粒子含量為每立方米173.035微克,較一向空氣污染問題嚴重的首都加德滿都的109.82更嚴重。兩者均遠較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5微克安全水平和尼泊爾政府的40微克國家水平為高。
交通工業污染物相混成元兇
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Meteorology)與世衛合作的一項研究亦發現,當地的PM2.5水平較世衛安全指引高10倍。報告指出,印度河-恆河平原跨境交通造成的污染物與被「逆溫現象」所困的工業污染物,成為當地空氣污染的元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的一項研究更指出,空氣污染已開始威脅到藍毗尼世遺項目,包括影響區內生物多樣性,當地居民健康和古蹟,其中在用以標示佛祖誕生地的阿育王柱(Ashoka Pillar),表面已佈滿由硫酸鈣、方解石、白雲石和菱鎂礦微細顆粒,這些都是混凝土生產工序中出現的副產品。
在藍毗尼營辦一家冥想中心的負責人表示,有些顧客冥想時要戴上口罩,有人甚至因為不能忍受污濁的空氣而要縮短行程。此外,當地人患肺病和皮膚病的個案也有上升趨勢。
(BBC)
被指是佛祖誕生地的藍毗尼(Lumbini)位於尼泊爾西南部,去年有100萬名遊客到訪,被尼泊爾政府列為推動旅遊焦點。不過,單以今年1月為例,被視為空氣污染指標的PM2.5懸浮粒子含量為每立方米173.035微克,較一向空氣污染問題嚴重的首都加德滿都的109.82更嚴重。兩者均遠較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5微克安全水平和尼泊爾政府的40微克國家水平為高。
交通工業污染物相混成元兇
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Meteorology)與世衛合作的一項研究亦發現,當地的PM2.5水平較世衛安全指引高10倍。報告指出,印度河-恆河平原跨境交通造成的污染物與被「逆溫現象」所困的工業污染物,成為當地空氣污染的元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的一項研究更指出,空氣污染已開始威脅到藍毗尼世遺項目,包括影響區內生物多樣性,當地居民健康和古蹟,其中在用以標示佛祖誕生地的阿育王柱(Ashoka Pillar),表面已佈滿由硫酸鈣、方解石、白雲石和菱鎂礦微細顆粒,這些都是混凝土生產工序中出現的副產品。
在藍毗尼營辦一家冥想中心的負責人表示,有些顧客冥想時要戴上口罩,有人甚至因為不能忍受污濁的空氣而要縮短行程。此外,當地人患肺病和皮膚病的個案也有上升趨勢。
(BBC)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