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聯合醫院醫生向乙型肝炎帶菌者鄧桂思處方類固醇治療腎病,但無同步處方預防性的抗病毒藥物,鄧桂思其後急性肝衰竭而兩度換肝。有醫生解釋,一般會為服食高劑量類固醇的乙型肝炎帶菌者同步處方抗病毒藥物,預防乙肝病毒變得活躍致形成肝炎,甚至惡化成肝衰竭。有藥劑師建議,醫管局臨牀管理系統加設提示,若處方的類固醇達指定劑量,應查看病人有否乙肝病歷。
類固醇減免疫力 致乙肝病毒活躍
港大內科系腎科講座教授余朝光基金教授席陳德茂表示,鄧女士所患的甲型免疫球蛋白腎病屬慢性腎病,病徵包括血壓高、小便有蛋白、 腎功能轉差等,須做腎組織檢查確認。他解釋,其中一個發病原因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產生發炎細胞攻擊腎臟,可處方名為潑尼松龍的類固醇,它具消炎作用,但會降低病人免疫力;若乙型肝炎帶菌者服用此藥,會令乙肝病毒變得活躍及提升繁殖率,可引發肝炎,嚴重可惡化至肝衰竭,因此需要同步處方抗病毒藥物作預防,包括恩替卡韋。
陳德茂指出,本港約9%人屬乙型肝炎帶菌者,提醒醫生處方藥物須提高警覺。他說,一般會為服用高劑量類固醇的乙型肝炎帶菌者處方恩替卡韋,高劑量可定義為每日25毫克以上,另須視乎服藥日子持續多久。他說,如醫生無同步處方恩替卡韋,亦須緊密監察病人體內乙肝病毒數量,以防形成肝炎。
聯合醫院首次為鄧女士處方的類固醇劑量為每日40毫克,其後調低的劑量未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乙型肝炎帶菌者服用類固醇20毫克4周或以上,逾一成機率會導致乙肝病毒活化,形成肝炎。他建議醫管局臨牀管理系統可加設提示,若處方類固醇達上述劑量,應查看病歷是否有乙肝。
類固醇減免疫力 致乙肝病毒活躍
港大內科系腎科講座教授余朝光基金教授席陳德茂表示,鄧女士所患的甲型免疫球蛋白腎病屬慢性腎病,病徵包括血壓高、小便有蛋白、 腎功能轉差等,須做腎組織檢查確認。他解釋,其中一個發病原因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產生發炎細胞攻擊腎臟,可處方名為潑尼松龍的類固醇,它具消炎作用,但會降低病人免疫力;若乙型肝炎帶菌者服用此藥,會令乙肝病毒變得活躍及提升繁殖率,可引發肝炎,嚴重可惡化至肝衰竭,因此需要同步處方抗病毒藥物作預防,包括恩替卡韋。
陳德茂指出,本港約9%人屬乙型肝炎帶菌者,提醒醫生處方藥物須提高警覺。他說,一般會為服用高劑量類固醇的乙型肝炎帶菌者處方恩替卡韋,高劑量可定義為每日25毫克以上,另須視乎服藥日子持續多久。他說,如醫生無同步處方恩替卡韋,亦須緊密監察病人體內乙肝病毒數量,以防形成肝炎。
聯合醫院首次為鄧女士處方的類固醇劑量為每日40毫克,其後調低的劑量未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乙型肝炎帶菌者服用類固醇20毫克4周或以上,逾一成機率會導致乙肝病毒活化,形成肝炎。他建議醫管局臨牀管理系統可加設提示,若處方類固醇達上述劑量,應查看病歷是否有乙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