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之鋒、敖卓軒﹕國際連結何罪之有?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4日 06:35
2017年05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主權移交即將踏入20周年,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在5月3日於華盛頓舉行國會聽證,末任香港總督彭定康、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和我們有幸參與其中,藉此機會陳述我們對中國打壓香港自治的憂慮,以及為何國際公民社會需要關注香港民主進程。


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和科頓(Tom Cotton),在去年11月與我們於國會山莊會面,談到香港人權狀况的挑戰和困境,包括人大釋法取消民選議員資格,以及中國大陸跨境扣押事件,也提出國會議員可研究重新提出雨傘運動期間曾經草擬,但卻因會期不足關係而擱置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今年2月,他們便聯同民主黨參議員本卡登(Ben Cardin)宣布,以跨黨派的姿態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透過法案條文表明,若香港居民因參與非暴力示威而遭到逮捕或拘禁,美國政府不得因此對他們拒發簽證,以及給予總統權力阻止打壓香港民主人士入境,甚至凍結他們的美國資產。若然法案成功通過,將會是美國自1992年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後,首次調整和更新對港的外交政策,促使政府當局在經濟貿易層面區分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同時,直接呈現他們對香港人權和政制發展的支持。


國際社會有資格關心香港

話雖如此,不論與外國政壇領袖會面,還是參與智庫研討論壇,抑或單純前往著名學府演講,香港民主派往往總會被親中陣營定性為「勾結外國勢力」,甚至過去曾經鬧出笑話,無故從親中報章傳出「黃之鋒疑為中情局僱用特工,曾被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教授格鬥術」等相信連建制派也不會相信的指控。只要比較政府新聞處公布梁振英在禮賓府與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會面,親中陣營從沒有半點批評,但當李柱銘、陳方安生或我們進行同樣的交流,卻被新華社狠批為「挾洋自重的禍港鬧劇」和「賣港求榮」,就能印證了親中陣營的雙重標準。


我們倒想認真說明,既然香港擁有亞洲金融中心的獨特定位,世界各國關心香港營商環境可說是合情合理,而當民主進程、司法獨立、新聞自由、資訊流通和公平競爭受到挑戰,最終只會動搖香港的營商環境,的確有理由解釋為何國際社會有位置關注香港政經局勢。更甚的是,既然無人否認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仍是源自《中英聯合聲明》,而中英聯合聲明本質上就是聯合國註冊備案的國際條約,那說明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成員國)有資格關心香港在中英聯合聲明框架下的一國兩制實施情况,實在讓「外國勢力無權干涉中國內部事務」等無理指控不攻自破。


國際連結非特定派別專利

國際連結對香港眾志而言,就是很純粹地屬於民主運動在社區、議會和街頭外的重要場域,亦無需要在海外特定靠攏某一派系,關鍵仍是爭取國際社會促成支持香港實現民主自治的跨黨共識。但對香港政壇來說,國際連結本來就是十分中性的政治場域,也從來不是特定政治派別的專利,本地政治人物與世界各地政壇互動,說實話就是無可厚非,動不動就把與國際公民社會交流,定性為「告洋狀」和「唱衰香港」,甚至用上「漢奸走狗」等措詞,實在反映他們出身於國際城市的狹隘視野。


作者黃之鋒是香港眾志秘書長、敖卓軒是香港眾志研究員

[黃之鋒、敖卓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