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人港購保數據 下半年重新公布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4日 06:35
2017年05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保監處今年3月公布去年第四季度保險業統計數字,暫停公布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信息。不過,保監處回應本報查詢,指出下半年會重啟披露,而且會提供更為詳細的分類和資訊。另外,保誠對內地訪客的危疾險保單徵收大約一成附加費。


保監處:正收集更多細項數據

保監處2月公布的2016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並沒有關於向內地訪客發出的保單數據。保監處表示,不時檢討統計數據能否為業界及公眾提供有效的分析。因應近年保險市場的發展,保監處認為有需要收集更全面有關向內地訪客發出的保單的數據,例如類別A(人壽及年金)業務之下的險種眾多,包括保障為主的醫療及危疾險,以及分紅類保險等,現時的統計數據只歸類於類別A一欄內,並沒有提供細項的數據。


有見及此,保監處正在向業界收集更多細項數據,包括醫療及危疾險等,以便提供更有意義的數據,方便公眾作較全面和準確的分析。


被問及何時可以重新開始通報相關數字,保監處回應,預期今年下半年將可採用新模式公布更詳盡的統計數字。


此外,保誠去年中被傳出暫停內地第三方的經紀轉介業務。本報近日了解到,保誠向內地訪客銷售保單時,收取額外費用。在保誠的網站上,選擇危疾產品,以35歲男性100萬保額為例,如果是香港居民每月費用4130元,內地居民每月費用4560元,即內地居民保費貴10.4%。


保誠向內地客徵收附加費

本報隨後向保誠本地代理查詢,了解到危疾產品的確向內地居民徵收附加費用。另外,同時銷售多家公司保險產品的本地經紀行資深經紀則表示,現在已經很少主動向內地居民銷售保誠重疾保險,主要是內地去年檢查保誠雋升系列產品後,保誠幾乎暫停了內地第三方的代理和推銷活動。


香港保監處的規定,不得在內地推銷香港產品,不過,內地第三方的代理確是業內公開秘密。內地機構通過各種途徑向內地居民推銷香港保險,再組團或者推薦客人來香港購買保險。保誠目前自查甚為嚴格,幾乎停止了與內地第三方的合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