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原﹕勒龐為什麼不會成功?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4日 06:35
2017年05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全球化並非全然正確,也不是永久合理;並非毫無瑕疵,也不是不可批評。全球化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負面影響;既有綻放的「玫瑰花」,又有潛藏的「玫瑰刺」。批評全球化,首先應是批評全球化中不夠公平、不夠合理之處,其目的之一應是促進更公平、更合理世界的實現。可以用公平的「非全球化」、「反全球化」,來修正不夠公平的全球化。


然而,用更不公平的「反全球化」,來否定不夠公平的全球化,則是明顯錯誤的,而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正表現出這樣的錯誤。隱藏在這位極右翼候選人政綱背後的,除了民粹化的愛國主義外,還有改頭換面的「半排外主義」與「半種族主義」。她的意識形態,因具有高度民粹性,其實對法國的民主制度或多或少會產生負面影響。


脫歐主張未認清法國長遠利益

與英國這個島國不同,法國是大陸國家,在歷史上就與歐洲命運極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它不可能脫離歐洲「獨善其身」,這是與英國有所不同的。英國就其傳統而言,雖然持續關注歐洲大陸,乃至會適時干預大陸事務,但同時又與歐洲大陸「保持距離」——而與英國整個歷史相比,加入歐盟這段時間其實較短。至於法國,在特定歷史時期,甚至可說是歐洲的中心——它不可能像英國那樣與歐洲大陸「保持距離」。勒龐的脫歐主張,忽視法國的歷史與現實,也未真正認清法國的長遠國家利益所在。


英國可以選擇脫歐,法國脫歐或更明顯地表現出弊大於利。該國以後所要爭取的,應是對自身國家利益更有利的歐洲,而不是將自我排除於歐洲外。法國所需要的,是促進歐洲的合理變革,而不是促進歐洲的全面解體。法國需要歐洲,歐洲也需要法國。歐洲面臨着影響廣泛的問題,法國企圖置身局外,並不明智。


勒龐應該不會在總統選舉中獲得最終勝利,因為在現今的歷史時期,她的政見就整體而言,與其說會促進法國的國家利益,不如說會削弱法國的國家利益。法國大多數選民是成熟的,即便經歷數次恐怖襲擊,即便該國經濟面臨一些困難,他們也會站在勒龐的對立面,而這是勒龐不會成功的直接原因。


有其父必有其女?勒龐在本年,應該會重複她父親當年參選總統失敗的先例,儘管計票結果不會那麼難看。勒龐的時代,其實尚未到來。


作者是歷史學博士、旅加學者

[林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