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去槓桿 光行獲注資310億 光大集團華僑城認購H股 分析:內銀需集資3400億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3日 06:35
2017年05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近期開始「收水」,銀監會更強勢監管,去金融槓桿。資本充足率相對薄弱的光大銀行(6818)昨日搶先注資,向母公司光大集團和華僑城配股集資310億(人民幣•下同),配股價比昨日收市價高出近五成。母公司持股比例也有所增加。分析稱,在內地去槓桿背景下,內銀配股或陸續有來,估計其中上市銀行需集資逾3400億元。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根據銀監會要求,系統重要銀行在2018年底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5%。比較五大行以及三間大型股份制銀行,僅得光大銀行低於8.5%的要求(見表1)。多數大型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在10%以上。工行(1398)、農行(1288)、招行(3968)的首季度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比去年底提升了11、12和86個基點,達12.98%、10.50%和12.40%。光行雖然按季度改善4基點,但仍處於8.25%的低位。中信銀行(0998)按季改善22個基點,充足率8.86%僅微高於要求水平。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同業低

光行表示,今次配售不超過65.69億股H股,集資3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母公司光大集團及華僑城集團,將分別認購不超過23.31億及42.38億股。交易完成後,光大集團直接持有普通股股份比例由25.15%增至26%,華僑城則持股7.96%。華僑城集團認購資金總額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光大集團認購資金總額不超過110億元人民幣,禁售期60個月。


此次發行價格為4.72元,相當於約5.32元港元,比昨日收市價高約48%。公告表示,定價依據是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值,也就是2016年年報所公布的每股淨資產,今年首季度則按季度增加5.7%達到4.99元。另外,折算匯率為定價基準日前一個交易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港幣匯率中間價。


德銀:料20家內銀計劃集資

德銀報告表示,中國金融機構去槓桿化只完成一半,預料民行(1988)及光銀等最受損,予H股「沽售」建議,光行H股目標價為3.1元。德銀表示,已知悉共有20家上市內銀公布集資計劃,包括優先股或二級工具等。若按壓力測試及全面執行監管要求,以及在底線上有約1%緩衝,估計上市銀行股將需要集資3430億元補充一級核心資本,或佔其市值的18%。


富瑞指出內銀股經營表現差距擴大,光行、交行、信銀、民行資金來源較弱,淨息差卻收窄20個基點(100基點等於1厘),預期未來幾年隨着金融業監管收緊,以及去槓桿,差距會與四大行拉闊,需要在未來一兩年進行股本融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