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立法會財委會在「喪權辱港」批評聲音下,以30票贊成24票反對,通過政府注資54.5億元擴建迪士尼樂園(下稱樂園)的撥款申請。迪士尼有特區政府繼續貼錢做「羊牯」,確保豬籠入水穩賺不賠,當然笑逐顏開,難為納稅人眼白白看着政府將數十億公帑投入這個「無底洞」。過去10多年,迪士尼一直佔盡港人便宜,政府不僅未能把握今次注資談判的機會,迫使迪士尼修改雙方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到頭來還為迪士尼的強硬立場背書護航,表現窩囊;至於立法會財委會未能阻止撥款,維護市民利益,同樣令人失望和遺憾。迪士尼眼見政府如此可欺,未來實有可能得寸進尺。
迪士尼囂張不讓步
政府就範喪權辱港
去年政府與迪士尼就擴建樂園達成協議,按雙方股權比例合共注資109億元,然而社會各界質疑聲音四起,皆因根據1999年政府與迪士尼簽訂的協議,無論樂園是賺是蝕,迪士尼都可以向政府收取巨額專利權費和管理費,擴建樂園對迪士尼肯定有利,惟特區政府卻要承擔虧損,隨時賠了夫人又折兵。去年11月,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通過無約束力動議,要求政府押後擴建計劃,可是政府不為所動,硬闖財委會申請撥款。
當年特區政府力爭迪士尼樂園落戶香港,認為可以振興經濟,甘願簽訂「不平等條約」,讓迪士尼佔盡便宜,引狼入室。樂園開幕以來,賺的時候少,蝕的時候多,然而專利權費和管理費計算方法,卻保證迪士尼穩賺不賠。據估計,迪士尼過去7年所收管理費及專利費近30億元,扣除與港府共同分擔樂園虧蝕,仍穩袋27億元,反觀港府卻要蝕3億元。設若管理費是按照樂園實際淨盈虧計算,迪士尼早已收不到一分一毫。對迪士尼來說,擴建樂園可以增加人流,令專利權收益水漲船高,不過對港人來說,注資數十億元公帑擴建樂園,實際等同再一次貼錢幫迪士尼賺錢,為他人作嫁衣裳。
政府為求減少社會各界反對聲音,跟迪士尼展開談判,可是迪士尼除了同意稍微修訂擴建注資比例,讓政府少付數億元外,並未作出任何重大讓步,管理費計算方法分毫未改。政府談判表現軟弱,固然令人失望,更令人沮喪的是官員事後竟然給迪士尼「保駕護航」,向立法會議員表明,迪士尼強調不會接受進一步的方案,「Take it or leave it」,要麼接受,要麼拉倒,即使下屆政府再提出,迪士尼也不會有更好的方案。商經局長蘇錦樑還聲稱,商業談判時,政府不能夠只從自己的立場思考,云云。談判桌上開天索價,不斷試探對方的真正底線,盡力爭取己方利益,乃是商業合作的基本遊戲規則,豈有事事替對方着想之理?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迪士尼一再視特區政府如「羊牯」,態度囂張,當局居然就範,採取投降主義,還為迪士尼立場背書,無怪有議員批評是「喪權辱港」。
財委會棄施壓機會
恐迪士尼得寸進尺
正如財委會多名議員所言,政府並非沒有談判本錢。今時今日香港迪士尼的吸客能力大不如昔,一些本地旅遊業人士指出,現在內地旅客對港式生活和文化更感興趣,喜歡參觀博物館欣賞金庸展,多於前往主題公園。如果財委會拒絕通過撥款,樂園沒法擴建,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况就是逐步「陰乾」,迪士尼的專利權費和管理費收入長遠勢必銳減。雖然政府作為大股東,難免亦要承受頗大損失,然而這總好過無止境為樂園投入資金包底,政府還可把省下來的數十億元擴建費,用於發展新的旅遊賣點又或其他惠民項目,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未必遜於擴建樂園。既然如此,政府根本就不應對迪士尼投鼠忌器,反而應當強調一拍兩散對誰都沒有好處。設若財委會否決撥款,理應可以增加政府的談判籌碼,給予迪士尼更大壓力,可惜政府並沒有破釜沉舟的談判決心,部分財委會議員也未有「企硬」向擴建說不。
自上月初財委會審議擴建撥款以來,多名議員都提出動議,要求修訂管理費計算基礎,又或附加撥款條件,惟均無功而還。有支持撥款的議員以康文署游泳池等設施為例,聲稱有關項目都是開支大卻不賺錢的投資,然而不能因項目蝕錢便選擇放棄,云云。有關說法實際是混淆視聽,將運用公帑滿足市民文娛活動需要,與動用公帑貼錢幫迪士尼牟利混為一談。財委會為撥款擴建開綠燈,不僅令港人失去了向迪士尼施壓的重要機會,也讓迪士尼更加清楚洞悉政府的軟弱無能,隨時得寸進尺。日後政府若想就樂園第二期發展用地等問題,跟迪士尼討價還價,恐怕難上加難。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迪士尼囂張不讓步
政府就範喪權辱港
去年政府與迪士尼就擴建樂園達成協議,按雙方股權比例合共注資109億元,然而社會各界質疑聲音四起,皆因根據1999年政府與迪士尼簽訂的協議,無論樂園是賺是蝕,迪士尼都可以向政府收取巨額專利權費和管理費,擴建樂園對迪士尼肯定有利,惟特區政府卻要承擔虧損,隨時賠了夫人又折兵。去年11月,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通過無約束力動議,要求政府押後擴建計劃,可是政府不為所動,硬闖財委會申請撥款。
當年特區政府力爭迪士尼樂園落戶香港,認為可以振興經濟,甘願簽訂「不平等條約」,讓迪士尼佔盡便宜,引狼入室。樂園開幕以來,賺的時候少,蝕的時候多,然而專利權費和管理費計算方法,卻保證迪士尼穩賺不賠。據估計,迪士尼過去7年所收管理費及專利費近30億元,扣除與港府共同分擔樂園虧蝕,仍穩袋27億元,反觀港府卻要蝕3億元。設若管理費是按照樂園實際淨盈虧計算,迪士尼早已收不到一分一毫。對迪士尼來說,擴建樂園可以增加人流,令專利權收益水漲船高,不過對港人來說,注資數十億元公帑擴建樂園,實際等同再一次貼錢幫迪士尼賺錢,為他人作嫁衣裳。
政府為求減少社會各界反對聲音,跟迪士尼展開談判,可是迪士尼除了同意稍微修訂擴建注資比例,讓政府少付數億元外,並未作出任何重大讓步,管理費計算方法分毫未改。政府談判表現軟弱,固然令人失望,更令人沮喪的是官員事後竟然給迪士尼「保駕護航」,向立法會議員表明,迪士尼強調不會接受進一步的方案,「Take it or leave it」,要麼接受,要麼拉倒,即使下屆政府再提出,迪士尼也不會有更好的方案。商經局長蘇錦樑還聲稱,商業談判時,政府不能夠只從自己的立場思考,云云。談判桌上開天索價,不斷試探對方的真正底線,盡力爭取己方利益,乃是商業合作的基本遊戲規則,豈有事事替對方着想之理?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迪士尼一再視特區政府如「羊牯」,態度囂張,當局居然就範,採取投降主義,還為迪士尼立場背書,無怪有議員批評是「喪權辱港」。
財委會棄施壓機會
恐迪士尼得寸進尺
正如財委會多名議員所言,政府並非沒有談判本錢。今時今日香港迪士尼的吸客能力大不如昔,一些本地旅遊業人士指出,現在內地旅客對港式生活和文化更感興趣,喜歡參觀博物館欣賞金庸展,多於前往主題公園。如果財委會拒絕通過撥款,樂園沒法擴建,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况就是逐步「陰乾」,迪士尼的專利權費和管理費收入長遠勢必銳減。雖然政府作為大股東,難免亦要承受頗大損失,然而這總好過無止境為樂園投入資金包底,政府還可把省下來的數十億元擴建費,用於發展新的旅遊賣點又或其他惠民項目,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未必遜於擴建樂園。既然如此,政府根本就不應對迪士尼投鼠忌器,反而應當強調一拍兩散對誰都沒有好處。設若財委會否決撥款,理應可以增加政府的談判籌碼,給予迪士尼更大壓力,可惜政府並沒有破釜沉舟的談判決心,部分財委會議員也未有「企硬」向擴建說不。
自上月初財委會審議擴建撥款以來,多名議員都提出動議,要求修訂管理費計算基礎,又或附加撥款條件,惟均無功而還。有支持撥款的議員以康文署游泳池等設施為例,聲稱有關項目都是開支大卻不賺錢的投資,然而不能因項目蝕錢便選擇放棄,云云。有關說法實際是混淆視聽,將運用公帑滿足市民文娛活動需要,與動用公帑貼錢幫迪士尼牟利混為一談。財委會為撥款擴建開綠燈,不僅令港人失去了向迪士尼施壓的重要機會,也讓迪士尼更加清楚洞悉政府的軟弱無能,隨時得寸進尺。日後政府若想就樂園第二期發展用地等問題,跟迪士尼討價還價,恐怕難上加難。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