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研本地化英文教材 DR-Max年收逾5000萬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2日 18:35
2017年05月02日 1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女性,對於DR-Max創辦人、董事總經理盧英傑而言,這位女性肯定是他愛女無疑。13年前,盧英傑一家三口還住在長沙灣一個劏房,卻毅然「碌卡」,斥資2萬元創業,推銷兒童教材,最終發展成本港最大規模的兒童教育服務供應商,這一切都源於盧英傑愛女心切。
「我家境不好,中三時已要出來工作幫補家計,半工讀」,盧英傑憶述當年創業,「2002年女兒出世,一家三口住在劏房,當時環境確實不怎麼好。」不過,盧英傑堅持要讓女兒有良好教育,「找Playgroup、找英文教材,再加上和一些家長聊天,發覺當時香港的英語教材很『離地』,例如用英文去解釋英文,或者內容不能貼近香港,有些甚至連家長都睇唔明,叫他們怎教子女?」
劏房當辦公室 靠2萬元創業
基於對市面的教材不滿意,2004年,盧英傑毅然「碌卡」套現2萬元,開始從台灣代理英文教材,當年月入才5000多元的他,形容這是一個「焗住搏命」的決定。「最開始時就只有一張代理書單,向女兒的同學家長推薦,有多少訂單才問台灣那邊拿多少貨,所謂的辦公室就是那間小劏房」。
自行編製 取代坊間「離地」教材
畢竟從台灣代理的教材距離盧英傑心目中「貼地」的條件還有距離,直到2008年,他說:「女兒讀小一,發覺她對英文抗拒,當時公司也積累了一些資金,所以決定開發自己的教材」。當時,他找了幫女兒補習的英文老師編製教材,主打「地道」解說及例子去讓小朋友學習英文,「女兒就成為教材的白老鼠」。
他笑言,「我還把她學習的過程拍片用來做免費宣傳」,見證他女兒英文能力改善,變相成為最有效的推廣手法。結果,盧英傑女兒從抗拒英文到喜歡英文,小六時更主動提出去英國留學;同時,DR-Max的業務亦平步青雲,發展至今員工已近百人,涵蓋英文、通識、圖書等多元化教材的教育服務企業。
曾獲內地商人1.8億洽賣盤
盧英傑透露,現於英國讀中三的愛女英文琅琅上口;當年的補習老師更加入DR-Max,現主要統籌英文教材編製;此外,公司過去3年收入超過5000萬元,純利也逾千萬元,至於是否安排公司上市,他哈哈笑了數聲沒置評,但說出了一件往事:「大約3年前,有個內地商人出價1.8億元,打算向我收購DR-Max,還讓我繼續留任,不過被我拒絕了,現在回想起來,拒絕是正確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