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禹洲變陣 兼併同業增土儲 順國策而行 瞄準自住換樓龐大需求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2日 18:35
2017年05月02日 1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廈門地主」之稱的閩系龍頭房企禹洲地產(1628),近年主攻長三角地區,將總部遷至上海,又定下2020年規模千億的目標,去年共計拿下14幅地皮,較2015年近乎翻一倍,一年內同時進軍蘇州、杭州和武漢市場,擴張速度可見一斑。和前幾年主要通過「招拍掛」(即招標、拍賣、掛牌)駐足一二線城市不同,去年杭州和武漢的首個項目均是併購而來。主席林龍安表示,接下來公開拿地速度會放緩,主要以收購小型開發商項目及引入策略投資者的方式擴充土地,目標在達到千億規模時,合作併購項目的業績佔三分之一。
明報記者 武君
禹洲地產去年斬獲14幅一二線城市地皮,總權益地價為169億元(人民幣.下同),合肥、上海等長三角城市佔大半,目前公司土儲的九成在一二線城市,今年可推500億元貨值中,一二線城市亦佔九成。林龍安表示,整體一二線城市的土地愈來愈緊絀,如上海、廈門和合肥已經進入第二輪的土地整理,「真正要拿出大片新土地已經沒有了,許多土地都把舊的拆了或整合蓋新的,土地只能像中環一樣,拆一幢蓋一幢,土地成本會直線上升,樓價就無法下降。」
一線城市地皮買少見少 成本直線飈升
不過一二線城市過去幾個月密集出台調控政策,林龍安坦言,第二、三季度面臨的形勢嚴峻,公司將調整策略,包括推盤節奏和產品。比如應對限價,因第一季已完成100億元銷售額,相當於全年300億元銷售目標的33%,未來3季不會推那麼多盤,確保價格和盈利平穩上升。此外會將高端產品延後,在合肥推出更多「剛需房」(即源自用家的實際需求),在上海和南京推出更多首套改善型住宅(即針對提升住屋質素、首次換樓買家的住屋),剛需和改善型住宅比例會由去年的64%增加至70%。林龍安表示,一二線城市人口還是不斷湧入,經濟產業向好,不管如何調控,剛需和首套改善房的市場容納度和需求量仍大,「市場對價格的可承受力遠遠大於政府限價的水平,現在還沒釋放出來。」
低價拿地 鎖定高水平毛利率
林龍安認為,調控已進入常態,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促使整個產業鏈回歸到應該的發展速度和盈利空間,公司無論在產品、售價和目標客群上都將和政府政策「相向而行」,做到游刃有餘,每年保持不低於30%銷售增長。
禹洲毛利率多年傲視群雄,去年大小開發商利潤均受壓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36.3%的高水平。但土地成本不斷上升,政府又限價的之下未來毛利率會否受壓?林龍安表示,集團土地儲備逾1000萬平方米,逾六成在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和合肥5個熱點城市,「可以說長三角地區土地已經儲備完成」,且都是地價沒有那麼高的時候獲取,成本基本鎖定,保證了後續盈利空間,今年整體毛利率也肯定會在30%以上。他舉例,目前合肥住宅均價在每平方米1.5萬元,上海在每平方米4萬元,而兩地拿的土地平均成本僅4448元和8362元。
以合作形式進軍廣東 拒搶地王
同時公司通過併購等形式,進一步降低土地成本,去年憑藉收購沿海綠色家園(1124)項目首次進入武漢,而進入杭州也是通過收購煙草局下屬地產項目而達成。林龍安表示,今年二、三季度行業整合中還會有很多併購拿地的機會, 公司計劃下一步進軍廣東和深圳,但「盡量不採用舉牌」,更不會拿地王,而是傾向於和其他開發商合作。他續稱,接下來拿地動作會緩慢一些,「在市場上普遍拿高價地不會想太多,像去年首幅蘇州地是通過抽籤拿到的,價格控制在合理範圍,以後如果運氣好抽到最好,抽不到也不影響公司未來4到5年的戰略佈局。但會尋找和其他地產商合作的地,只要讓我們操盤且有併表權。」
另一方面,公司也引入了更多策略投資者,林龍安透露,廈門、蘇州和杭州一些項目,公司就是和工商銀行(1398)和平安不動產合作,對方以同股同權方式入股,好處是公司可操作整個項目和併表,且盈利空間可控,有利控制負債比例。且在項目兩年後開始銷售時,公司可根據市場形勢,選擇贖回投資者的股份,也可選擇不收回,做到股東利益和合作利益最大化,未來會更多採取類似合作。
[上市公司專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