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雖創今年新高,但升勢欠全面,恒指未能企穩前浪頂,技術走勢亦不妙,與RSI出現「三頂背馳」,國指則似營造「頭肩頂」之右肩。踏入5月份,估計先來個健康回調,其中今年累升較多的行業,料獲利回吐壓力亦較大,例如科網、手機設備、汽車、內房。其中汽車最先轉弱,3月中已見頂。其次係內房,僅約半數股份於4月再闖高峰,料仍有回調壓力。
內房股於第一季普遍有三、四成升幅,主因去年銷售強勁,但現時估值已回升至合理水平。招銀國際覆蓋的10隻內房股,2017年市盈率平均約7.2倍,股價對資產淨值折讓收窄至45%,目前估值已反映大部分利好因素。既然估值不再低殘,投資者亦逐漸關注政策風險。單計今年3月17日至4月5日,超過35個城市對樓市「加辣」,推行更嚴厲限購令或收緊房貸。新一輪的調控措施,預料將在今年餘下日子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壓力。我們預期今年物業銷售下跌12%。
調控措施利潤率降 內房受壓
另一個限制內房股估值再升的因素,是利潤率收窄。我們覆蓋的10隻內房股,去年營業額平均上升18%,純利卻只增加9%,主要因地價上升,平均純利率下跌1.3個百分點至14.7%。
較利好的因素是負債下降、派息增加。受惠於強勁的物業銷售,大多數物業發展商在2016年去槓桿,令資產負債表改善,公司亦有條件增加派息,我們覆蓋的公司平均派息比率由2015年的35.2%上升至2016年的39.4%。
候低吸華潤置地
整體而言,估計內房股中線表現與大市同步,可候低吸納藍籌華潤置地(1109),因其財政健康,淨負債比率僅23.8%,但股價對資產淨值折讓高達53%,估值偏低。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持有上述股份)
招銀國際研究部策略師
[蘇沛豐 焦點股]
內房股於第一季普遍有三、四成升幅,主因去年銷售強勁,但現時估值已回升至合理水平。招銀國際覆蓋的10隻內房股,2017年市盈率平均約7.2倍,股價對資產淨值折讓收窄至45%,目前估值已反映大部分利好因素。既然估值不再低殘,投資者亦逐漸關注政策風險。單計今年3月17日至4月5日,超過35個城市對樓市「加辣」,推行更嚴厲限購令或收緊房貸。新一輪的調控措施,預料將在今年餘下日子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壓力。我們預期今年物業銷售下跌12%。
調控措施利潤率降 內房受壓
另一個限制內房股估值再升的因素,是利潤率收窄。我們覆蓋的10隻內房股,去年營業額平均上升18%,純利卻只增加9%,主要因地價上升,平均純利率下跌1.3個百分點至14.7%。
較利好的因素是負債下降、派息增加。受惠於強勁的物業銷售,大多數物業發展商在2016年去槓桿,令資產負債表改善,公司亦有條件增加派息,我們覆蓋的公司平均派息比率由2015年的35.2%上升至2016年的39.4%。
候低吸華潤置地
整體而言,估計內房股中線表現與大市同步,可候低吸納藍籌華潤置地(1109),因其財政健康,淨負債比率僅23.8%,但股價對資產淨值折讓高達53%,估值偏低。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持有上述股份)
招銀國際研究部策略師
[蘇沛豐 焦點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