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客續成友邦增長動力 限制境外購保 無阻來港投保意欲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2日 06:35
2017年05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嚴控資金出境,友邦保險(1299)上周公布的業績強勁,首季度新業務價值升幅達55%,屬2010年上市以來最高。經紀透露,內地中產赴港買保險並無減少,而且普遍在港開設銀行帳戶用作續交保費。另有內地機構透露,危疾保是內地客最愛購買的保險產品,今年以來,友邦保單佔該公司危疾保單逾九成。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本報訪問廣東一間國有企業旗下基金公司,該公司去年開始開展香港保險業務。其總經理透露,保險銷售利潤較私募基金高,所以與香港經紀行合作,將內地客人帶到香港購買保險,並提取首年保費的30%至50%作佣金。


利潤高 內地基金拓港保險業務

他透露,今年以來每月都會幾次到訪香港,陪客人投保,保額通常在50萬元人民幣左右,首年保費大約2萬至3萬元人民幣。客人通常會在內地銀行兌換美元,直接帶現金在香港繳費,比刷卡更便宜;續期保費則自動從銀行卡扣除,他表示,幾乎所有客人都會開設香港銀行帳戶作繳費之用。


客人港銀開戶繳費 繞過限制

記者上月跟隨他到一中資銀行辦理開戶,工作人員先詢問是否有香港住址,等他出示內地身分證和名片等證件後,便直接開通帳戶以及股票戶口,過程大約2小時。


他又透露,最近與內地工商銀行某支行達成合作,直接在內地辦理香港銀行帳戶,次日即可開通,通常該手續要排隊3個月。他銷售的保單主要是危疾保,超過九成是友邦保單,「一方面友邦的危疾保比保誠便宜,更重要是,一般不會向內地客人主動推銷保誠產品,保誠之前在內地賣『雋升』太火,去年被查了。」至於1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保單,他們也仍在替客戶辦理。做法是由內地多個帳戶換匯,再匯到香港帳戶。「不過,一般不能超過3個人,否則就可能被查。有客戶在香港的帳戶被凍結了。」


經紀:主打中產小保單未見影響

另有資深香港保險經紀透露,自己一向以銷售內地中產小保單為主,今年以來收入未受影響,與往年的差別是,幾乎所有客戶都會在香港開銀行帳戶繳費。她又表示,友邦在內地的銷售取代保誠,「我在經紀公司可以看到內地客人保單的趨勢,保誠被限制得特別嚴。(保誠)以前在內地太高調,現在內地第三方,都不大推銷保誠產品。」去年5月,傳出保誠暫停內地第三方業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