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昔靠「聽機」採訪 直擊警破案一刻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1日 06:35
2017年05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970至90年代,傳媒手執俗稱「999機」的無線電接收器,收聽警區警察匯報突發事件後趕赴現場,不時較警察更早到場拍下相片,千禧年後警隊將通訊系統數碼化,「此景不在」。前《新晚報》記者黃嘉倫說,單單葉繼歡槍傷卧地一幕,就近距離攝下等同五六筒菲林的相片,警員雖偶有勸阻,但總會在尊重公眾知情權及新聞自由下「讓路」,亦不會無故大規模封鎖現場;前亞視記者周洪祥則笑言「當時警察也未必信得過」,亦不乏「鬥智」的情景。


周洪祥指出,那年代的「999機」內容未必清晰,記者不時要再「摸門」確定現場位置。他稱,有時在現場詢問警察確認時,「明明就是那裏,偏要說是另一地方」,他嘗過好幾次類似經驗後,決定與行家合作,「鎖定範圍分組到各可疑現場,極速拍攝後各人再交換」,以確保萬無一失。


但他坦言突發記者亦需警察在現場「保護」,他道出行內有個普遍做法,着行家面對涉及「黃賭毒」案件,警察不在場時不得表露記者身分,亦要在警察離開現場前走,「因為怕被人打」。


黃嘉倫說,那年代警察公共關係科(PPRB)的角色並不關鍵,在「999機」下,記者不時現場直擊警隊拚命奮勇破案的神態,「現時安排警察事後擺pose影相,遠不及那時的真實及觸動人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