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官冷民熱催生地下貿易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01日 21:35
2017年05月01日 21: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在丹東多日,記者發現經鴨綠江大橋往來中朝之間的貨運車輛數量極其有限,而在丹東花園路一個跨境物流園內,也僅有10餘輛朝方車輛裝載水果等貨物。與此同時,剛試營運的丹東新區國門灣中朝邊民互市貿易區,也僅有數十家中朝商戶,邊貿顯得異常冷清。


中朝邊民貿易區僅數十家商戶

有邊貿人士對記者透露,由於朝鮮市場的需求及官方對邊貿的冷淡,卻使中朝地下邊貿異常火熱。朝鮮貨車司機大部分並沒領取中方貨主的薪水,但返朝鮮之前,卻會從市面購些便宜貨運回朝鮮。「別看這點東西在中國不值錢,但是在朝鮮還是比較好賣的。所以即使中國貨主不支人工,朝鮮司機也會爭着來中國。」


記者在花園路一間跨境物流園區外,見到有佩戴金家父子像章的朝鮮司機,向小販購買了多套車椅座墊。


購貨返朝售賣 藏資金避管控

「這些都是小意思,真正做大宗邊貿的朝鮮人,往往會攜帶成箱的人民幣現金進丹東進行交易。」該邊貿人士又說,由於朝鮮針對外匯管控非常嚴格,做大宗邊貿的朝鮮人會將資金藏匿起來,「有一次我收到一箱貨款,回家一看,好些人民幣已經發霉,估計這些錢不是藏牀下就是埋了起來」。但他並沒有透露這些大宗邊貿的性質與內容。


有海關人士表示,一般在丹東的大宗走私都是通過海運,在丹東外海拋錨,然後再通過小船走私貂皮、珠寶、相機、晶片、魚餌、箱包、琥珀原石等入境。不過記者並沒見到有漁船裝卸從朝鮮走私入境煤炭的痕迹。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