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指不應選擇性落實基本法 饒戈平批「普選要即做 23條入冷宮」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9日 19:35
2017年04月29日 19: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適逢香港回歸20周年,多名內地、香港基本法學者昨在港出席一國兩制研討會。身兼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饒戈平重申,《基立法》23條立法不應再拖,亦不應選擇性落實基本法條例,例如不能因喜歡有關普選的45條就立即要做,厭煩23條就「永遠打入冷宮」。港區人大代表黃友嘉亦說下屆政府應落實23條,「長痛不如短痛」。
身為北大法學院教授的饒戈平昨提及23條立法以及重啟政改。他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不應「選擇性」落實基本法,「45條規定普選,我喜歡,恨不得我明天就做;23條我很煩它,就永遠打入冷宮,這不是正常現象 」。
稱23條不應拖延
政改先總結失敗
饒戈平認為,23條立法不應再拖延,強調維護國家安全和維護人權不一定是對立,因此不應將之「妖魔化、污名化」。被問及重啟政改與否,他則稱要視乎香港實際情况,指問題不在於訂下時間表,而是社會需反思、總結上次失敗經驗,從而創造出成熟條件和氣氛,否則重啟「不現實」。
早前律師會會長蘇紹聰訪京時引述港澳辦副主任馮巍稱,中央正研究如何完善釋法程序。饒戈平表示,完善釋法機制毋須修改《基本法》,又認同人大釋法制度化,可增加透明度。
黃友嘉:長痛不如短痛
同場的港區人大代表、香港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成員黃友嘉亦認同,下屆政府有必要落實23條立法,指這個議題永遠有爭議,「長痛不如短痛」,短期付出政治成本去做,對香港長治久安亦很重要。
黃友嘉認為,尚未填補香港大量法律空缺前,最實際行動就是動用人大釋法。他讚賞去年人大就宣誓風波釋法是果斷行為,「來得非常及時,效果非常好」。他又寄望港府利用未來幾年時間改善施政,在民生上多作為,才能重建建制派形象。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重申該黨立場一直是先處理普選,後就23條立法,強調每件事都有其次序。他說,只有先落實基本法45條,才能「最大可能創造社會互信空間」去處理23條。他說絕對不認同黃友嘉「長痛不如短痛」的說法,強調香港過往已為23條立法付出了很多代價,認為中央當然有能力不計政治成本「夾硬」為23條立法,但做法將是「正式宣布一國兩制壽終正寢」。
公民黨郭榮鏗回應稱,普選和23條同樣重要,但23條最重要是否能獲公眾信任及確保保障人權自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