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香港和台灣兩地近日不約而同有年金的討論,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計劃推出終身年金,讓有能力的長者自製終身「長糧」,引起社會和市場的討論;台灣希望做到「制度永續」的年金改革方案卻遭到強烈反對,反對改革團體包圍立法院、阻擋立法委員進入立法院,台北市長柯文哲被打了幾拳,桃園市長鄭文燦更斷了兩根肋骨。
台灣年金需要改革,核心因為是財務入不敷支,軍人、公務員及教師(軍公教)的退保系統預計於10多年內會相繼破產。原因除了如歐美國家人口老化、領取退休年金的人愈來愈多,工作繳稅的人卻不足夠外,更有一些因早年未經審慎考慮而訂出的極慷慨條款,就如軍公教人員享有18%退休金優惠存款,1980年代的高通脹高息與近年長期極低息相比,政府的財政負擔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年金改革亦引發世代不公問題的討論,老人繳少領多、年輕繳多領少,可能是解決不到的世代衝突。
其實,在香港隨時也可以有世代不公的爭議,特別在居住權上反映。香港樓價雖然高企,但原來住自置物業但沒有按揭的家庭,已經升至65.7%,近80萬戶,比10年前多近20萬戶。但還有按揭的34.3%家庭,尚餘還款供樓年期中位數,卻由2006年的12年,急升至最新的17年。很明顯,現時買不起樓大有人在,但即使有能力上樓的年輕人,他們所需要負擔的債務也絕不輕鬆。受惠這10年來的資產大幅升值,沒有按揭債務或擁有多層物業的人,是否應該有能力自行處理其退休需要及責任?在推動全民退保時,我們是否更要多考慮避免令年輕人的財政負擔加重?
當日台灣粗疏決定 今日香港引以為戒
香港的年金方案,理論上是覆蓋全民,亦管理好風險。它的好處正正是「自己年金自己負責」,投保人自行繳付及享有年金,除了財務上能夠持續,更避免了如台灣現時的「老人繳少領多、年輕繳多領少」爭議。若能有效配合安老按揭,不少有能力的長者能夠有穩定未來現金流計劃退休生活,政府絕對應該大力宣傳及鼓勵。
退休保障制度要「制度永續」和公平,必須在設立制度前計好數和計劃好才能達到。當日台灣的粗疏決定,正是今日香港要引以為戒。我雖然非常羨慕台灣的民主發展,但絕對不會羨慕台灣今日的財政困局。看見柯市長為台灣福祉,見年金運作出現大問題,堅持推動改革,被人打了幾拳還未成功,我只希望,香港人不會有一天需要高呼「自己年金自己救」。
作者是民主黨司庫、特許財經分析師
[袁海文]
台灣年金需要改革,核心因為是財務入不敷支,軍人、公務員及教師(軍公教)的退保系統預計於10多年內會相繼破產。原因除了如歐美國家人口老化、領取退休年金的人愈來愈多,工作繳稅的人卻不足夠外,更有一些因早年未經審慎考慮而訂出的極慷慨條款,就如軍公教人員享有18%退休金優惠存款,1980年代的高通脹高息與近年長期極低息相比,政府的財政負擔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年金改革亦引發世代不公問題的討論,老人繳少領多、年輕繳多領少,可能是解決不到的世代衝突。
其實,在香港隨時也可以有世代不公的爭議,特別在居住權上反映。香港樓價雖然高企,但原來住自置物業但沒有按揭的家庭,已經升至65.7%,近80萬戶,比10年前多近20萬戶。但還有按揭的34.3%家庭,尚餘還款供樓年期中位數,卻由2006年的12年,急升至最新的17年。很明顯,現時買不起樓大有人在,但即使有能力上樓的年輕人,他們所需要負擔的債務也絕不輕鬆。受惠這10年來的資產大幅升值,沒有按揭債務或擁有多層物業的人,是否應該有能力自行處理其退休需要及責任?在推動全民退保時,我們是否更要多考慮避免令年輕人的財政負擔加重?
當日台灣粗疏決定 今日香港引以為戒
香港的年金方案,理論上是覆蓋全民,亦管理好風險。它的好處正正是「自己年金自己負責」,投保人自行繳付及享有年金,除了財務上能夠持續,更避免了如台灣現時的「老人繳少領多、年輕繳多領少」爭議。若能有效配合安老按揭,不少有能力的長者能夠有穩定未來現金流計劃退休生活,政府絕對應該大力宣傳及鼓勵。
退休保障制度要「制度永續」和公平,必須在設立制度前計好數和計劃好才能達到。當日台灣的粗疏決定,正是今日香港要引以為戒。我雖然非常羨慕台灣的民主發展,但絕對不會羨慕台灣今日的財政困局。看見柯市長為台灣福祉,見年金運作出現大問題,堅持推動改革,被人打了幾拳還未成功,我只希望,香港人不會有一天需要高呼「自己年金自己救」。
作者是民主黨司庫、特許財經分析師
[袁海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