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造航母之路 由爭議開始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7日 06:35
2017年04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僅耗時3年半建造的首艘國產航空母艦昨日在遼寧大連下水,而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開始服役也不過是5年前的事。不過,中國的「航母之路」,卻走了接近50年。


1970年已提建造 1980年代曾買航母拆解

中共建政初期,對於建造航母一向存在爭議,甚至認為航母是帝國主義侵略的工具,中國保衛海疆,以快艇、潛艇和航空裝備為重點,曾組織國內船廠新建改造炮艇,並引進技術仿製魚雷快艇。財新網報道,而在1970年7月,解放軍海軍會同第三、第六機械工業部提出發展國產航母的設想及思路,規劃打造約2.4萬噸的輕型航母,立項代號為「707工程」,但翌年下馬。


1980年代,中國從澳洲購買退役航母「墨爾本號」進行拆解,又買入兩艘俄製基輔級航母,但只作為航母樂園和酒店使用。至1989年,中國才啟動第二次航母項目研究「891工程」,作為軍方「八五計劃」的十大研製項目之一,規劃打造5萬噸左右的中型航母,並對艦船結構、作戰系統、阻攔系統及蒸汽彈射等開展研究,但該項目1995年又告下馬。


「瓦良格號」無以為繼 造就「遼寧艦」

「遼寧艦」來中國的過程也頗為曲折。蘇聯自1980年代開始建造「瓦良格號」,滿載排水量6.7萬噸,全長306米,但只建了三分之二,當時屬於蘇聯的烏克蘭就無以為繼,決定拍賣,1998年以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賣給澳門一家公司。幾經波折,2002年「瓦良格號」才到達大連造船廠,2005年開始大規模整修,2012年服役,命名為「遼寧號」。


2015年中國官方首次證實正在建造國產航空母艦。不過,001A型採用常規動力及滑躍式艦載機起飛方式,與「遼寧艦」相比並無太大進步。但早就有未經官方證實的傳言稱,第二艘國產航母002型將採用綜合全電推進及電磁彈射,第三艘則可能採用核動力及電磁彈射,再加上下一代艦載機。未來中國還會根據需要再適當增加航母數量。從實際需求角度看,中國未來在役航母數量可能會保持在5艘以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