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瑉龍:中國應積極解決朝核問題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7日 06:35
2017年04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中美兩國領導人於4月6日至7日舉行首腦會談後,美國和朝鮮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美國在中美首腦會談期間對敘利亞發動了軍事打擊,加上4月13日還向阿富汗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區域投下了一枚GBU-43/B炸彈,這是除核武器以外美國所擁有的威力最為強大的炸彈。這些行為可以解釋為美國對朝鮮的一種警告,意味着對朝鮮也可以進行軍事打擊。此外,4月17日訪問韓國的美國副總統彭斯表示,在敘利亞和阿富汗採取的打擊行動顯示了美國的決心,朝鮮不要測試特朗普總統的決心與美國軍事力量。


可是不管怎麼樣,朝鮮還是保持強硬的態度。4月15日,朝鮮在金日成誕辰紀念日閱兵式上展示了新型洲際彈道導彈,4月16日從咸鏡南道新浦發射彈道導彈。再加上,朝鮮常駐聯合國副大使金仁龍4月17日在聯合國總部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朝鮮已經準備好應對由美國發動的任何形式的戰爭,無論是導彈還是核打擊。在朝鮮半島局勢愈來愈緊張的情况下,國際社會把目光集中在中國身上。愈來愈多人認為只有中國才能和平解決朝核問題,進而結束美朝對峙局面。


對朝鮮施壓 中國可名利兼收

其實特朗普總統對朝鮮的強硬言論具有雙重含意。美國希望通過加大對朝軍事壓力讓中國積極解決朝核問題,不然的話,也會單獨行動。特朗普總統在中美首腦會談中強調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角色非常重要,而彭斯副總統也在訪韓期間給中國施加了壓力,他表示如果中國無法解決朝鮮問題,美國及盟友將出手解決。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澳洲總理特恩布爾也呼籲中國增強對朝鮮的影響力。如今,緩解朝鮮半島緊張的鑰匙在中國的手中。就中國而言,對朝鮮施壓,可以實現名利兼收。


首先看「名」的方面。如果中國不顧國際社會的普遍呼籲,放任朝鮮挑釁,會導致中美緊張局勢,從而使冷戰局面再次出現,並且也會帶來與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背道而馳的結果。作為世界兩大強國之一,中國不應與美國展開霸權競爭,而應加強中美合作,扮演促進世界和平的角色。中國只有制訂符合國際輿論和原則的外交政策,才能在國際社會中佔主導地位,並鞏固霸權地位。從這樣的角度看,中國可通過使朝鮮發生變化來向國際社會彰顯維護世界和平的良好形象,由此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


再說「利」的方面。如果中國積極出手解決朝核問題,中美經濟合作將進一步加強,那麼中國能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美國強調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的角色,並決定不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大選期間揚言將把中國定為匯率操控國,但他4月16日在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中國正在朝鮮問題上與美國協作,我為什麼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控國?」他突然改變了關鍵競選承諾的看法,而希望中國加大對朝施壓力度。他還表示,為在解決朝鮮問題上達成「大的交易」,即便還存在貿易逆差也值得的。從中可知,特朗普總統認為,為了阻止朝鮮的挑釁,並讓其放棄核武器,中國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中國積極參與對朝施壓行動,並獲得預期的成果,朝鮮半島局勢能恢復穩定,從而有關國家都能實現「雙贏」。


在此情况下,中國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令人鼓舞。據路透社4月10日消息,中國海關部門已發布官方指令,要求貿易公司退回他們從朝鮮進口的200萬噸煤炭。煤炭是朝鮮的主要對華出口產品,佔對華出口總額約40%。因此中國退回從朝鮮進口的煤炭可以解釋為中國向朝鮮發出警告:不要進行第六次核試驗以及試射洲際彈道導彈。此外,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於4月17日起暫停北京至平壤段航線,加上愈來愈多的中國旅行社也「下架」赴朝旅遊產品,限制兩國間人員交往也是中國出於向朝鮮施壓的目的而採取的措施。


中國已不能對國際聲音置之不理

為了從根源上解決朝核問題,中國的協助是不可缺少的。對中國來說,朝鮮有可能是美日韓和中國之間起到緩衝作用的戰略資產;但現在中國已經到了再也不能對美國的強硬立場和國際社會譴責聲音置之不理的地步。一旦中國掐斷了運往朝鮮的輸油管,朝鮮就會受到致命打擊。如果中國禁止朝鮮勞動者在中國境內工作,朝鮮外匯收入會驟降。朝鮮雖然對美國的軍事威脅和國際社會的各種制裁視而不見,但如果中國積極採取措施,朝鮮也不能堅決保持現在立場。美國的軍事選擇仍然有效,同時朝鮮進行第六次核試驗的可能性也較高。誰也不願意看到金正恩做出錯誤的判斷使美國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的情况。為了維護朝鮮半島局勢穩定,美國和國際社會都要求中國協助解決朝核問題。希望中國作為亞洲霸權國家,做出明智的選擇,盡早付諸實施。


作者是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安全保障學研究所所長

[李瑉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