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電准許回報9.99%降至8% 電費不保證可減5% 協議長15年被批失議價力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6日 20:35
2017年04月26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與兩電簽訂新一份利潤管制計劃協議,將准許回報率由9.99%下調至8%,協議年期延長至一簽15年。政府預計新協議最快於2018年生效後,電費有望減5%,惟兩電未有公開承諾減電費。學者亦認為公眾不應期望過高,以為電費會有大減幅,長遠仍有加電費壓力;民建聯則指協議年期15年是太長,削弱政府議價能力。
黃錦星﹕料2019可減5%
政府與兩電達成共識,簽署新一份利潤管制協議,重點包括調低兩電准許回報,以及協議年期由現時基本10年加5年續約,延長至一簽15年,中電及港燈的新協議生效日期分別是2018年10月及2019年1月。
環境局長黃錦星聯同兩電代表召開記者會,他表示削減兩電回報率,料2019年電費可下調5%。不過,同場的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透露,到時未必達到這個減幅,指電費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營運成本及燃料費等,而未來幾年料呈上升趨勢,故到時電費變化要視乎情况而定。
港燈﹕難料數十月後變化
阮蘇少湄稱,按2016年中電業務計算,在新協議下,中電利潤會減少21億港元;本報以中電於2016年的售電量為344.42億度推算,每度電平均可減6仙,佔每度電113.2仙的5%;若以同樣方法推算,港燈2016年少賺9.4億元,若攤分該年港燈售電量107.9億度,每度電可減6.5%,減幅較中電高。不過,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被追問下坦言沒作推算,表示難以預料數十個月後的市場變化。
至於新協議年期長達15年,黃錦星解釋是考慮到未來10多年,兩電的現役燃煤機組均會退役,兩電需作適當投資,15年年期可提供更清晰的投資環境。
事實上,對上一次2008年政府與兩電簽訂10年協議,將回報率由13.5%減至9.99%,減幅較今次高,中電及港燈更分別即時減電費3%及5.9%,但中電「蜜月期」只有1年,2010年即加價2.6%,港燈亦於2011年加費2.8%。
蘇偉文料長遠有加費壓力
對於兩電准許回報率減不足2個百分點,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偉文認為,准許回報率下調至8%是回應社會訴求,但他認為公眾不要期望過高,原因是兩電已與政府簽訂協議,5年內需更換燃料機組,又會大增使用天然氣比例,以符合減排目標,令總體發電成本增加,而這些成本會反映在電價上,故他估計電費會有上升壓力。
中電阮蘇少湄表示高興與政府達成共識,簽訂新協議,為香港電力未來發展及減排等作清晰規管,並提供合理價格及平衡各持份者。港燈尹志田則指簽訂新協議能為行業未來發展及營運提供明確規管架構,創造有利投資環境,並落實政府的環境政策目標。
陳淑莊﹕政府太樂觀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淑莊表示,政府料電費可以減5%是太樂觀,認為兩電投資額可以不斷增加,不明白政府為何有這樣的估算,要求政府盡快公布新協議相關數字。她說會與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健鋒商討,在本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新管制協議。
陳淑莊又對政府未能在今次協議開放電網感到失望,亦關注兩電可以不斷增加機組投資,期望政府把關、監察兩電的投資額。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克勤說,協議年期15年太長,擔心削弱政府議價能力,而電力公司是壟斷的行業,有責任減排及更換發電機組,未來會增加使用較昂貴的天然氣,最終未必真正可以做到減費5%。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