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美搶「頭啖湯」 法規「跟不上」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6日 06:35
2017年04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除了小鷹外,多間歐美科技公司近年均正積極研發飛天車,包括空中巴士和Uber等大小企業,雖然各公司取態和目標市場不同,但都期望在這新興市場盡快搶「頭啖湯」,同時要克服多項挑戰。


牌照要求售價不一

斯洛伐克公司AeroMobil上周在摩納哥展出「飛天車」,可在3分鐘內由一輛雙座位跑車變身成飛機,時速達750公里。這款較接近大家想像的飛天車叫價不菲,要最少120萬歐元(約1020萬港元),用家亦同時須擁有汽車和飛機駕駛執照,預計2020年發售。


同於近日開始預購的還有荷蘭PAL-V研發的雙座位飛天車Liberty,定價由40萬美元(約311萬港元)起,同樣須跑道升降和飛行駕駛執照。


至於能夠垂直升降而毋須飛行執照的飛天車,則包括麻省Terrafugia公司的XF-T和德國Lilium的飛天的士,後者近日已完成自動飛行測試。


迪拜政府早前亦宣布,將於7月率先推出全球首款無人駕駛空中的士。召車公司Uber也預定周二在達拉斯舉辦的飛行器研討會上發表相關領域研發進展。


安全信心噪音問題待解

飛天車的普及還要面對眾多挑戰,包括安全、信心和噪音問題。密歇根大學最近一項調查就發現,美國有75%受訪者願為了縮短交通時間而嘗試飛天車,但也有62%受訪者非常關注飛天車的安全。動力技術亦需進一步改良,才能令飛天車擁有合理的續航距離。


另外,各地複雜的空中交通法規如何修訂也是難題之一。美國汽車研究機構Cox Automotive刊物發行人布洛爾(Karl Brauer)表示,目前美國運輸部還在煩惱無人駕駛汽車的相關法規,但業者研發進度已超前到飛天車領域,讓政府追趕不及。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指出,目前政府正與多家製造商商討許可門檻,前提是飛天車必須由人駕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