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科學家意外發現一種通常用作魚餌的飛蛾幼蟲會吃塑膠,或有助研發解決塑膠污染的新方法。
在西班牙工作的生物學家貝爾托基尼(Federica Bertocchini)有養蜂的習慣。她稱,一天清潔蜂窩時發現大批蠟蟲(wax worm),「我將牠們放在膠袋中,過了一會,我發現整個袋滿是洞」。貝爾托基尼大為驚訝,於是聯同來自劍橋大學的團隊進行實驗,嘗試找出這種幼蟲能吃多少塑膠及吃得多快,能否幫助解決塑膠污染問題。他們將數百條蠟蟲放在一個超市膠袋上,40分鐘內已出現小洞,12小時後,蠟蟲吃掉92毫克塑膠。
研究員確定這些幼蟲能完全消化一頓「塑膠餐」,能分解塑膠的化學成分。
消化過程或類似分解聚乙烯
貝爾托基尼指出,蠟蟲能產生出一些物質分解塑膠化學物,可能是其唾液腺或腸內共生的細菌。大蠟娥是養蜂業的災星,因牠會在蜂巢產卵,孵化後的蠟蟲會吃蜂蠟,科學家估計牠們的消化過程,與分解聚乙烯相似。生物學家暫未清楚到底是某單一酶或是多種分子結合使塑膠分解,他們希望能找出答案並加以人工生產。
研究周一刊登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有份撰寫報告的劍橋大學教授邦貝利(Paolo Bombelli)說:「這發現可能成為有助除掉堆填區和海洋中聚乙烯塑膠垃圾的重要工具。」
塑膠需要許多年才能分解,對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極大害處。科學家2015年也曾發現麵包蟲可以吞食和分解塑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