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潘小濤:梁振英熱心大灣區僅是擦鞋嗎?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5日 06:35
2017年04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梁振英率領半個政府的高官,還有行會成員、商界人士等到廣東珠三角多個城市考察大灣區。除了這是「散水團」,讓團隊成員齊齊外遊,更重要的這是梁振英延續影響力,以備將來制衡林鄭月娥的一着棋。


粵港澳大灣區是李克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的概念:「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自此,粵港官員言必大灣區:梁振英在海南博鰲論壇與廣州市委書記任學峰會面,討論大灣區規劃;國家發改委制定《2017年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其中廣州南沙新區要探索深化粵港澳深度合作;《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指梁振英曾引述國家領導人的話呼籲港人珍惜發展機遇:「希望香港民眾能入耳入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想上車,要快!」


事實上,大灣區不僅姓李(克強),也姓習(近平)。習近平上台後,其中一個推動發展的理念就是「大城市群」。早前公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已設定七大國家級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之一。


對梁振英而言,花點心思去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有百利而無一害。深諳中共官場之道的梁振英,當然明白到大灣區跟「一帶一路」一樣,已成為國家級政治工程,是討好習李的機會,就像當日他在施政報告中大吹特吹「一帶一路」,熱心推動大灣區必有回報。當然,不排除梁振英深信大灣區前途無限,為香港早着先機,以爭取更理想定位,而一旦發展成功,到時候他也就成了「香港大灣區之父」。


不過現在已大力推動大灣區,對梁振英的最大好處在於捷足先登,截林鄭月娥的糊,令他日後在大灣區議題上繼續擁有發言權,對下屆政府保持影響力。他為自己急於展開大灣區規劃工作辯稱,要根據國家訂定的時間表在9月底10月初前完成規劃,如果等待新政府上任後才做是「太遲」。為什麼他可以替下屆政府規劃大灣區,林鄭就不能要求他擱置BCA(基本能力評估)呢?如此重大的規劃,遲兩個月留待林鄭才展開規劃又有什麼分別?梁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因此,大灣區只是他爭取更多政治本錢、延續他在香港政治生命的工具。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潘小濤]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