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朝鮮半島不應上演「三國演義」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5日 06:35
2017年04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人間四月天美不勝收,朝鮮半島上空卻波詭雲譎。從朝鮮不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發射彈道導彈,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強硬表態,再到中國外交部重申無核、和平、對話的三原則,朝鮮半島似乎正在上演一齣「三國演義」。


從朝鮮角度看,須知一意孤行只會導致自絕於人。朝鮮希望通過擁有核武器換取和平打破西方世界封鎖,這種冷戰思維在當今和平年代顯然已不適用。


「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不擴散核武器,既是擁核國家之間的默契,也是世界大多數國家以共同簽署條約形式達成的共識,誰都不應挑戰和平的大勢。在此情况下,朝鮮仍無視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一味追求加入所謂「擁核國家俱樂部」,實屬不義之舉。


從美國角度看,應放棄霸道思想,坐回平等對話協商的談判桌前。美國副總統彭斯此次亞洲之行屢放狠話,並登「列根號」航母炫耀武力,無異於火上澆油,對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實在無益。


中國有名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朝鮮半島局勢惡化,美國的以力服人行為要負很大責任。美國也有名言:沒有好的戰爭,也沒有壞的和平。美國「國父」富蘭克林的教誨,無論哪一任美國總統也不應忘記。


從中國角度看,既要繼續堅持一貫的立場,也應靈活處理突發的問題。此次朝鮮發射彈道導彈失敗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連續5日回應朝鮮問題,並多次重申,中方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平穩定、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的立場堅定不移,向全世界清晰地表明了中國的立場和原則。


各國不應作壁上觀

「亞聖」孟子有名言: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中國古代行王道、施仁政的治世思想影響至今,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這種思想傳承至今,體現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習近平多次在重要國際多邊舞台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全球伙伴關係,即是在為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加的當今世界貢獻「穩定器式」的中國方案。各國欲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亦應從中汲取思路。


中國也需考慮放棄「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思維。中國解決朝鮮問題的立場堅定不移,各方均期待中國發揮更大積極影響,但中國不能因此而背「朝鮮問題升級」的黑鍋。


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各國不應作壁上觀,看所謂「三國演義」。半島局勢不僅關乎東北亞安全走向,更可能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的和平現狀。一旦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不僅中美面對衝擊,俄日韓三國也無法獨善其身,已經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難成為美好現實。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歐陽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