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洲減辣 發展商即狂推盤 近年供應大增 庫存需消化3年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23日 06:35
2017年04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加坡樓價連跌3年半後,該國政府上月10日首次為樓市減辣,下調賣方物業印花稅,並放寬一些按揭貸款限制,刺激當地3月住宅銷售飈升至近4年最高。摩根士丹利剛發表的報告表示,新加坡經濟處於回升周期,預料樓價跌勢可望於明年逆轉。新加坡過去幾年新樓供應急增,樓價下跌令發展商庫存上升。上月初減辣,發展商急於出貨,令銷售飈升。


明報記者 黃展翹

新加坡2009年起實施樓市調控措施,2013年進一步加辣,樓價自此連跌14季,是1975年首次公布相關數據以來最長的跌浪。樓價已從2013年高位下跌11.7%。根據官方初步數據,今年首季的私人住宅價格較上一季下跌0.5%。連續兩季跌幅為0.5%,較2016年第三季的1.5%跌幅有所收窄,反映樓價跌勢呈回穩的迹象。


彭博社﹕減辣不會刺激炒風

政府為樓市減辣後,買家似乎開始入市撈底。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數據,發展商在3月賣出1780個單位,是2013年6月以來最高的單月銷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上月市場共有1527個新盤供應,幾乎是2月的3倍。賣出最多樓盤的是東部的Grandeur Park Residences,其供應的720個單位,上月售出484個。


彭博社分析稱,減辣不會刺激樓市炒風,因為新加坡政府沒有放寬買家的印花稅,外國置業者的基本印花稅和額外印花稅維持不變。有分析指出,部分開發商可能趁機把賣剩的豪宅單位減價促銷,令私樓價格仍然受到一定壓力。加上利率上升、就業市場等不確定因素,預計當地樓價不會即時反彈。目前新加坡樓市供應過剩,私樓空置率處於11年最高水平,也是當地樓價下滑的關鍵,預期市場需要3年才能完全消化空置的私樓。


住宅供應量趨降 將推動樓價

不過長遠看來,未來住宅供應量下降將推動樓價向上。2014至16年,新加坡的私人住宅單位每年供應量為2萬個左右,是1990年以來歷史均值的兩倍。但到2017至18年,預計供應量將下降40%。新加坡地產業界預期,新加坡未來私人住宅每年供應量將縮減至數千伙。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的人口目標,是2030年將人口增加200萬人至700萬人,面對供應減少而需求增加,私樓價格可望扭轉跌勢。


政府擁大量土儲 長期主導樓市

部分人士揣測新加坡政府可能進一步「減辣」。花旗分析認為,若近期的「減辣」措施對交易量及樓價的推動作用,較經濟基本面快,將削弱進一步「減辣」的機會。相比於香港,新加坡政府調控樓價的空間顯然較大。新加坡樓宇單位有八成為政府組屋,只有兩成是私樓。政府潛在大量土地儲備,當局可透過操控供應,長期主導樓市發展,並再透過「加辣」或「減辣」,短期控制樓價波幅。反觀本港長期一直面對土地供應的問題,加上本地住宅需求殷切、內地資金入市,也令本港樓價持續高企。香港政府的樓市辣招只能短期內遏抑需求,長遠仍難以解決供應短缺的問題。


[企業地球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