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首艘國產航母的下水禮看來仍然需時,除了早前《環球時報》引述專家所稱的潮汐狀况不適宜,加上艦體本身確未完工,從地緣政治角度看,此時下水對於已如「火藥桶」的東北亞局勢來看,無疑是自燃火花,中國當然希望國產航母的下水禮是穩妥、正面的,而非引發「炒作」。
外交部「沒聽說」軍機候命
美方近期多次重申中方願意協助處理朝鮮問題,路透社引述匿名美國資深官員表示,解放軍空軍轟炸機19日進入警戒狀態,大批軍機全面保養待命,一旦朝鮮危機爆發可以縮短處理時間云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日則稱,「我沒聽說有關情况,建議你向中國國防部了解。」如果國產航母真在此時下水,即使無意對朝鮮「示威」,亦不免會被西方輿論用來「炒作」,這也不符合中方一貫希望「雙剎車」、以對話協商解決朝鮮問題的氛圍。
回想起當年遼寧號航母下水之前,亦受過外界多番猜測,中國軍方一直「沉住氣」,臨到接近下水前半個月才正式公布;國防部發言人上月底所稱的「好消息不會讓大家久等」,4月23日是海軍建軍68周年紀念日,過後還有8月1日的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不過,遼寧號首航的2011年8月10日也不是什麼特殊日子,所以國產航母也未必會在哪一個節日或向某些特定對象「獻禮」,想炒「軍工股」的投資者們或要再謹慎一些了。
明報記者
外交部「沒聽說」軍機候命
美方近期多次重申中方願意協助處理朝鮮問題,路透社引述匿名美國資深官員表示,解放軍空軍轟炸機19日進入警戒狀態,大批軍機全面保養待命,一旦朝鮮危機爆發可以縮短處理時間云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日則稱,「我沒聽說有關情况,建議你向中國國防部了解。」如果國產航母真在此時下水,即使無意對朝鮮「示威」,亦不免會被西方輿論用來「炒作」,這也不符合中方一貫希望「雙剎車」、以對話協商解決朝鮮問題的氛圍。
回想起當年遼寧號航母下水之前,亦受過外界多番猜測,中國軍方一直「沉住氣」,臨到接近下水前半個月才正式公布;國防部發言人上月底所稱的「好消息不會讓大家久等」,4月23日是海軍建軍68周年紀念日,過後還有8月1日的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不過,遼寧號首航的2011年8月10日也不是什麼特殊日子,所以國產航母也未必會在哪一個節日或向某些特定對象「獻禮」,想炒「軍工股」的投資者們或要再謹慎一些了。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