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將於9月底前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養醫」機制,加速淘汰單靠銷售團隊帶動增長的中小型藥企,醫藥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對具研發及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如石藥(1093)、中生製藥(1177)及三生製藥(1530)等更為有利。三生製藥旗下兩種主要產品被納入醫保目錄,有望為明年保持高速提供動力,股價調整過後重現強勢,可予留意。
三生製藥去年收入增長67%至27.97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是核心產品特比澳保持較快增長,以及收購國健於4月起提供貢獻所帶動,而國健主要產品益賽普及益比奧分別在中國抗腫瘤壞死因子及重組人促紅素市場位居前列。
去年收入與毛利均增67%
去年毛利增加67%至23.95億元,毛利率表現穩定;撇除非經常性項目,核心盈利增長逾五成,增幅部分受到收購引致融資成本急增所抵消,但整份業績基本滿足市場預期。
收購「芪明顆粒」 助擴市佔率
公司核心產品特比澳及益賽普,以及前年收購的用於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芪明顆粒,被納入2017年版醫保目錄,此舉將有助產品擴大市場佔有率,並進一步向三四線城市或醫院滲透率。儘管新版醫保目錄將於今年第三季末開始實行,對集團今年業務的增長貢獻未必顯著,加上醫保議價或帶來降價壓力,但由於產品生命仍處於周期的早期階段,市場龐大的增長潛力,將可抵消降價問題,為明年保持較快增長奠定基礎。
中金:料最快年底效益浮現
此外,公司去年獲得5項新藥臨牀申請批件,以及預期將於今年下半年或明年首季將再獲得3項新藥臨牀申請批件,將進行臨牀試驗並盡快推出產品。
與此同時,去年與AstraZeneca的戰略合作,以進入糖尿病這一重大慢性疾病領域,除了透過研發外,開展戰略合作項目成為另一為長遠增長提供動力來源。
據中金公司估計,考慮三生製藥被納入醫保目錄產品於2017年底或2018年初推出帶來效益浮現,2018至2020年複合年均增長將達33%,而隨着規模龐大有助毛利率進一步提升,惟研發費用增加,或抵消了部分運營利率的改善。中金予該股目標價11.8元,相當於2017及2018年預測市盈率30倍及24倍。
走勢轉強 短線上試10.36元
三生製藥現價無疑已反映產品獲納入醫保的利好因素,短線估值已未平宜,中線有待更多數據確認銷售依然保持較快增長,以獲提升估值。以圖論勢,該股近期在9.5元整固後,走勢有轉強迹象,短線料可上試10.36元高位,一旦突破,中線有望挑戰11元重要阻力。中線可設9元止蝕。
[劉思明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