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品方:鑑古知今為補天 回首38年前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19日 06:35
2017年04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筆者曾旅居台灣3年,從蔣經國變革解禁到遽然逝世,以至李登輝上台到路線轉向,當年親眼目睹寶島政局的歷史演化。聯繫到近年香港形勢杌隉,不可終日,中智以下,咸憂崩離,不覺想起38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和高雄大審判。


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在高雄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自由和終結黨禁戒嚴。其間爆發騷亂,鎮暴部隊將群眾包圍,並施放催淚彈,引發警民衝突。事件後,警備總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是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審判,台灣民眾從此開始廣泛關心政治。之後又陸續發生幾起命案,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蔣經國唯有放棄強硬路線以應時勢,終於1987年解除持續38年的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伴隨着國民黨政府的路線轉向,台灣主體意識日益確立,在教育、文化、社會等方面都有重大轉變。事件中的兩名女性,幾許風雨經歷盡,後來呂秀蓮當選副總統、陳菊當選高雄市長。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翌日,國安局和警備總司令召開會議,決議大舉逮捕黨外人士。12月12日,警備總部下令拘捕相關嫌犯。13日清晨6時,軍警與情治人員展開全島同步行動,陸續追捕黨外人士。施明德僥倖逃過當日逮捕,成為晚間新聞的頭條。政府隨即發布通緝令全面追捕,並開出懸賞獎金50萬新台幣。22日,施明德的懸賞獎金提高到250萬新台幣。其間他四處躲藏,並曾請牙醫為其整容。次年1月9日,施明德於台北落網。翌日,警備總部公布涉案人數共計152人,史稱「高雄大審判」(多少年後,筆者和他閒聊,他已是「紅衫軍」領導,針對陳水扁)。


38年過去,當前香港政局,依稀有台灣舊日的足迹。國民黨的衰落與民進黨的興起,從1979年開始。「二二八事件」多年來一直被炒作,說是死了幾萬人。晚近終於定調,遇難者最高獲賠600萬新台幣,結果僅2000多人申請。筆者無意矮化這樁不幸的民變事件,但要明確指出,它與台灣人民爭取獨立完全攀不上邊。民進黨以此宣揚為「台灣建國」的起點,是居心叵測。其後陸續提出的「外來政權論」、「敗軍之師論」,以至肯定日佔時期的經濟成就,否定國民黨執政51年的成績,鼓吹本土教育,修改歷史教科書,強調族群矛盾,突顯兩岸對立,通過激烈抗爭動員民眾,聚焦爭取新生代,民進黨在美麗島事件後21年即首度取得政權。切割就有話題、對抗就是出路、樹敵就可成功,簡直是「台灣神話」。在此期間,國民黨節節敗退、共產黨強勢進逼,當然也是民進黨迅速冒起的原因。


香港短期內政治格局不會變

筆者認為,現代中國最大的政治角力,歷史是最重要的戰場、教育是最重要的陣地、民意是最重要的手段。民主選舉的特徵,是團結支持自己的民眾,誘發同仇敵愾之心,一切為了勝選、為了取得政權。香港的本土自決運動,有學習台灣獨立運動經驗的端倪。最佳的抓手點,就是樹起對立面:「不管三七二十一」,365天反對中共、懷疑中國、歧視國人,見效最快。加上社交傳媒興起,「即食文化」盛行,容易製造對立對抗,進而撕裂敵視,激發民眾情緒,故此「理性質量」永遠輸給「感性數量」,「討好主義」永遠有市場,出位搶鏡一定無日無之。


香港短期內的政治格局不會改變。林鄭月娥理所當然地從昔日的「賢家嫂」變身為「惡家姑」,因為後面有「壞老爺」撐腰,所以她是「梁振英2.0」肯定沒錯。香港要小心別讓台灣經驗被移植過來複製。有這些說法:香港從來都具國際戰略地位,與1842年鴉片戰爭無關,香港抗日不關中國、香港成就不關中國,一切成績都是本土港人的辛勤成果,與內地「派糖」政策優惠無關,反而是「強國人」來港搶學位瘂茤苤畮N業f牀仁說A甚至搶行人道蘤◥韃﹛C所以要香港人優先、要民族自決,反對「港共」政權、反對「西環」干政,要公民抗命、以武達義。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爭取民主的議題20年不變,帶出佔領運動,進而街頭騷亂,最後進入立法會,游蕙禎梁頌恆宣誓時實質是倡議「香港獨立」。


今後5年還是要「繫好安全帶」

我們要根據歷史事實,以宏觀國際視野審視地緣全局,瞻前顧後,才能夠體會到中央為什麼信任支持梁振英和林鄭月娥的箇中道理。過去幾年,香港避免了「美麗島事件」(佔中)和「高雄大逮捕」(旺角)在香港重演,有理有利有節地沉着應對,是他們最大的政績。


早前上映的電影《沉默》,對政治信仰問題有深刻分析。樹欲靜而風不息。政治現實是:亂氣流沒完沒了。今後5年,還是要「繫好安全帶」。


作者是香港大學名譽教授、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關品方]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