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貝萊德能源基金經理Alastair Bishop﹕油價中線看升 純產油企看俏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19日 18:35
2017年04月19日 1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習特會」以後,市場繼續關注特朗普對朝鮮問題態度及與中國的協商成果,尤其在習特會當日特朗普發令襲擊敘利亞後,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溫,當日的油價和油股受惠上漲。不過,貝萊德自然資源組合經理Alastair Bishop表示,雖然特朗普政府在國際外交事務偏「干涉主義」,但在石油庫存下降之前,地緣政治變化對油價影響還沒那麼重要。


美國石油庫存增加令市場懷疑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減產計劃對石油供應的明顯影響,不過Bishop強調,現時為第一季度,庫存增加實屬正常,屬季節原因。因為每年這個時候為煉油廠傳統的停產維護期,原油需求自然疲弱。3月以後,當煉油廠重新開始運轉,這個庫存數據會隨即向下。


首季庫存增加 屬季節原因

全球95%的石油數據均欠時效,最新的庫存數據只能反映今年1月情况,最實時的數據是美國庫存,所以成為市場對油價分析的主要指標之一。


不過,這個庫存指標增加的同時,另外兩項指標卻反映了石油供應減少。一是全球石油浮式存量(floating storage)今年迄今已減半,其中沙特阿拉伯降20%;另一是3月份成品油,即汽油、柴油的庫存下降,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首次。至於第一項指標,第一季度增長的美國原油庫存,則很快於本月底開始下跌。這三項指標綜合考慮,說明石油庫存其實呈下降趨勢。


中線可升至每桶70美元

Bishop認為,中期油價能升至每桶60至70美元。正因為此,他的投資組合內超配對油價更加敏感的純生產的石油企業,較低配大型綜合油企,捕捉更多油價上漲帶來的升勢。油價上漲,在Bishop看來原因在於,除油組和美國頁岩油之外的其他油企,在2014年油價大跌後進行的後續投資幾乎銷聲匿跡,預料2018至2020年期間未必能夠即時增加供應。那麼這個缺口則需要由油組和美國頁岩油來填補。油價只有達到60至70美元才能充分刺激兩方提供足夠供應,滿足中期需求。他續稱,頁岩油在他的組合中佔比超過一半,因為頁岩油企業會在油價為50美元甚至60美元以上時表現不俗。現時全球石油供應中,美國頁岩油和油組分別佔5%和40%,剩下部分則是近年未有活躍投資活動的其他部分。


出於上述同樣原因,就油組的減產協議是否延長,Bishop認為油組極可能延長6個月,但會止步於2018年。


特朗普當選後高調放寬化石能源行業政策,油企股價曾因此做好。同樣有投資可再生能源的Bishop表示,當時特朗普的這一態度確實在心理上對市場對可再生能源的看法稍微負面,但是卻無實質影響。


特朗普不會打擊可再生能源

「實際上,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受規管影響本來就有限,更何况,由於這些企業恰巧能夠提供大量職位,對於有意增加就業的特朗普來說當然是好事。」另外,對於可再生能源行業而言,其重要性已經發生質的改變。Bishop舉例,原先用新能源汽車只是折衷的方式,而現在則已成為一種奢侈。在可再生能源投資中,他選擇的公司,以新能源作為主要業務增長動力,或者是智能化樓宇(smart building)供應鏈中的主要供應商為主。智能化樓宇是新能源企業三大分類其中之一,即基建,另兩大分類則分別為存儲和效率。


姚丁鈺 明報記者

[姚丁鈺 基金特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