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金管局旗下的按揭證券公司上周一宣布,擬於明年中推出針對65歲或以上人士的嶄新終身年金計劃;以男性為例,只要一次過繳付100萬元保費,每月料可取得約5000至5800元的固定年金,即年金率約6%至7%,直至百年歸老(見圖)。今期封面故事專訪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及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分析該計劃,他們均認為有關計劃適合希望定期取得穩定收入的退休人士。兩人又教路,除該年金計劃外,一般投資者亦可在股票市場中,吼低位買公用股及金融股,作為退休部署之一。
明報記者 葉創成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上周一宣布,董事局已原則上批准推出一項嶄新的終身年金計劃。按揭證券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人口正在快速老化,改善長者的退休生活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面對長者在退休後的理財需要與日俱增……很高興按揭證券公司董事局今日原則上同意推出終身年金計劃,為長者提供多一項理財選擇,將一筆過現金轉化成有生之年每月都可以收取的固定收入,有助長者安享晚年。」
夫婦投保加生果金 70歲月入達1.3萬
按揭證券公司的終身年金計劃的設計是以65歲或以上人士為對象,投保人存入一筆過保費後可即時開始提取年金直至終老。保費金額設有上限及下限(暫定分別為100萬和5萬元)。根據按揭證券公司初步估算,以內部回報率3%至4%為例,男性於65歲投保,每100萬元的保費預料可取得約5000至5800元每月固定年金(即年金率約6%至7%);女性65歲投保則會因預期壽命較長,每100萬元保費可取得約4500至5300元的每月固定年金(即年金率約5.4%至6.4%)。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訪問時分析,上述終身年金計劃作為退休保障產品,最大好處是投保人由65歲至百年歸老期間,每個月可以取得穩定的收益,用於支付日常生活費,期內不需要承受經濟周期變化令資產價格升跌的風險,「男性投保人每月一定可以取得5000多元,女性投保人則介乎4000至5000多元;有關分派不會因為經濟好而變成8000元,也不會因為經濟差而縮水至3000元,令投保人可以有預算地安享晚年,不會『一時飽死、一時餓死』。」
麥萃才認為,假如一對退休夫婦已供滿私人住宅或入住公屋,每人在65歲時投保該終身年金,每月最高分別可取得5800元(男性)及5300元(女性),每人在70歲起又可取得每月1290元的生果金,即合共每月定額收入達13680元,應該可以應付退休後的一般生活開支。
分派高於投資收益 部分來自本金
不過,麥萃才提醒說,投保人以100萬元參與終身年金計劃,與以100萬元買入債券不同,不會在到期後可收回100%本金。他分析,上述終身年金計劃的內部回報率為3%至4%,即100萬元每年投資收益達3萬至4萬元,每月僅2500至3333元,遠低於每月的固定年金約5000至5800元,可見有關分派不止來自投資收益,亦包括本金,屬「連本(金)連利(息)派番畀投保人」,與投資永續債或優先股有相似之處。因此,他認為此計劃較適合專注本身保障的退休人士,「退休人士若打算在晚年享用自己的財富,無打算將有關資源留給下一代,可選擇此計劃」。
投保人參與終身年金計劃後,至百年歸老前,可以每月收取定額收入,其壽命愈長,收取次便數愈多,收取總額亦更高。麥萃才以具體數據解釋說:「65歲的男性退休人士以100萬元投保終身年金,何時才能回本呢?以每月固定年金5800元計,每年分派約7萬元,即連續分派約14.3年後才收回100萬元,屆時投保人已79歲。另外,若再考慮到此計劃內部回報率為3%至4%的因素,回本年齡便更高。我的看法是,本港男性及女性的平均壽命分別約81年及87歲,假如退休人士預測自己比有關平均年齡長命,參與該終身年金計劃的得益便更大」。
可收錢至過世 愈長命愈着數
麥萃才總結,參考強積金計劃在2000年實制以來每年平均回報2.8%,一般港人若投身社會工作後每月供款,至65歲退休時強積金帳戶應累增至百多萬元,他建議退休人士屆時可提取強積金的積聚,轉為投資終身年金計劃,緩和退休後面對的兩大風險,「終身年金計劃提供每月固定年金,令投保人減低投資風險;另外,投保人可以收錢收到過世,這便緩和壽命過長但退休儲備不足的風險。如果退休人士憂慮上述投資風險及壽命風險,此計劃值得參與」。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則表示,終身年金計劃的主要風險是利率風險。即是說,假如投保人參與計劃後,市場利率突然大幅上升,令坊間的定期存款利率顯著高於年金率,他舉例說:「假如息口上升至15厘,約6%至7%的年金率便一點也不吸引」。
關焯照又分析,與港府自2011年起先後6次發行的iBond(通脹掛鈎債券)設有活躍的二手市場可以隨時套現不同,終身年金計劃只設有退保機制,沒有二手市場,他相信投保人中途離場的話,有可能損手,「終身年金計劃與定期存款一樣,可提供定期定額收入。假如敘做定存後利率上升,你希望提前中止定存取回現金,銀行便會向你罰息;我估計終身投保計劃的離場機制也有類似罰則,否則一旦市况出現不利變化後,每個投保人均會離場」。
若息率大幅上升 不利投保人
關焯照建議,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退休人士可考慮參與終身年金計劃,取得定期定額收入,但應否把大部分退休儲備投放於該計劃,則視乎個人對長期息口走勢的判斷,「假如你看淡本港經濟前景及憂慮通縮,預期明年的1萬元將較今年的1萬元更有購買力,並且預料這情况會持續多年,定期定額分派的終身年金計劃便十分吸引;相反,假如認為未來10至30年,本港經濟向好、通脹升溫,此計劃便不一定是最佳選擇」。
[封面故事]
明報記者 葉創成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上周一宣布,董事局已原則上批准推出一項嶄新的終身年金計劃。按揭證券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人口正在快速老化,改善長者的退休生活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面對長者在退休後的理財需要與日俱增……很高興按揭證券公司董事局今日原則上同意推出終身年金計劃,為長者提供多一項理財選擇,將一筆過現金轉化成有生之年每月都可以收取的固定收入,有助長者安享晚年。」
夫婦投保加生果金 70歲月入達1.3萬
按揭證券公司的終身年金計劃的設計是以65歲或以上人士為對象,投保人存入一筆過保費後可即時開始提取年金直至終老。保費金額設有上限及下限(暫定分別為100萬和5萬元)。根據按揭證券公司初步估算,以內部回報率3%至4%為例,男性於65歲投保,每100萬元的保費預料可取得約5000至5800元每月固定年金(即年金率約6%至7%);女性65歲投保則會因預期壽命較長,每100萬元保費可取得約4500至5300元的每月固定年金(即年金率約5.4%至6.4%)。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訪問時分析,上述終身年金計劃作為退休保障產品,最大好處是投保人由65歲至百年歸老期間,每個月可以取得穩定的收益,用於支付日常生活費,期內不需要承受經濟周期變化令資產價格升跌的風險,「男性投保人每月一定可以取得5000多元,女性投保人則介乎4000至5000多元;有關分派不會因為經濟好而變成8000元,也不會因為經濟差而縮水至3000元,令投保人可以有預算地安享晚年,不會『一時飽死、一時餓死』。」
麥萃才認為,假如一對退休夫婦已供滿私人住宅或入住公屋,每人在65歲時投保該終身年金,每月最高分別可取得5800元(男性)及5300元(女性),每人在70歲起又可取得每月1290元的生果金,即合共每月定額收入達13680元,應該可以應付退休後的一般生活開支。
分派高於投資收益 部分來自本金
不過,麥萃才提醒說,投保人以100萬元參與終身年金計劃,與以100萬元買入債券不同,不會在到期後可收回100%本金。他分析,上述終身年金計劃的內部回報率為3%至4%,即100萬元每年投資收益達3萬至4萬元,每月僅2500至3333元,遠低於每月的固定年金約5000至5800元,可見有關分派不止來自投資收益,亦包括本金,屬「連本(金)連利(息)派番畀投保人」,與投資永續債或優先股有相似之處。因此,他認為此計劃較適合專注本身保障的退休人士,「退休人士若打算在晚年享用自己的財富,無打算將有關資源留給下一代,可選擇此計劃」。
投保人參與終身年金計劃後,至百年歸老前,可以每月收取定額收入,其壽命愈長,收取次便數愈多,收取總額亦更高。麥萃才以具體數據解釋說:「65歲的男性退休人士以100萬元投保終身年金,何時才能回本呢?以每月固定年金5800元計,每年分派約7萬元,即連續分派約14.3年後才收回100萬元,屆時投保人已79歲。另外,若再考慮到此計劃內部回報率為3%至4%的因素,回本年齡便更高。我的看法是,本港男性及女性的平均壽命分別約81年及87歲,假如退休人士預測自己比有關平均年齡長命,參與該終身年金計劃的得益便更大」。
可收錢至過世 愈長命愈着數
麥萃才總結,參考強積金計劃在2000年實制以來每年平均回報2.8%,一般港人若投身社會工作後每月供款,至65歲退休時強積金帳戶應累增至百多萬元,他建議退休人士屆時可提取強積金的積聚,轉為投資終身年金計劃,緩和退休後面對的兩大風險,「終身年金計劃提供每月固定年金,令投保人減低投資風險;另外,投保人可以收錢收到過世,這便緩和壽命過長但退休儲備不足的風險。如果退休人士憂慮上述投資風險及壽命風險,此計劃值得參與」。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則表示,終身年金計劃的主要風險是利率風險。即是說,假如投保人參與計劃後,市場利率突然大幅上升,令坊間的定期存款利率顯著高於年金率,他舉例說:「假如息口上升至15厘,約6%至7%的年金率便一點也不吸引」。
關焯照又分析,與港府自2011年起先後6次發行的iBond(通脹掛鈎債券)設有活躍的二手市場可以隨時套現不同,終身年金計劃只設有退保機制,沒有二手市場,他相信投保人中途離場的話,有可能損手,「終身年金計劃與定期存款一樣,可提供定期定額收入。假如敘做定存後利率上升,你希望提前中止定存取回現金,銀行便會向你罰息;我估計終身投保計劃的離場機制也有類似罰則,否則一旦市况出現不利變化後,每個投保人均會離場」。
若息率大幅上升 不利投保人
關焯照建議,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退休人士可考慮參與終身年金計劃,取得定期定額收入,但應否把大部分退休儲備投放於該計劃,則視乎個人對長期息口走勢的判斷,「假如你看淡本港經濟前景及憂慮通縮,預期明年的1萬元將較今年的1萬元更有購買力,並且預料這情况會持續多年,定期定額分派的終身年金計劃便十分吸引;相反,假如認為未來10至30年,本港經濟向好、通脹升溫,此計劃便不一定是最佳選擇」。
[封面故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