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山低谷 畫出S曲線人生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16日 19:35
2017年04月16日 19: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偶然看到,今屆香港科學節的一個講座簡介甚為有趣,題目為「數學新浪潮——S曲線上的旅行」,簡介寫道:愛因斯坦一生當中的學術研究高峰期出現在什麼時候?我們怎樣預測一項新發明的興衰?它能夠影響音樂和文學的創作過程嗎?人生可以重來?

S曲線不是什麼新名詞,是經濟學、生物學、社會學等統計實證分析的常用方法。中大數學系高級講師黃澤富把計算S曲線的方程式,用於人的身上,了解創造力或生產力何時達到頂峰,然而頂峰過後,會出現停滯。生命沒有Take 2,不過,每一個人的人生可以不止一條S曲線。想擺脫停滯,需要改變現狀,創出第二條曲線。


何謂S曲線?

S曲線常被用於揭示在某特定時間區域內,對某種「不連續性現象」的具體描述。例如,在新舊技術頻繁更迭的電子商品領域,S曲線可以用來描述某類技術所帶來的產能效益的演進過程。S曲線常被分為五個時期:潛伏期、加速期、轉折期、減速期和飽和期。


S曲線參考有價?

人生歷程看來亦像S曲線,由出世至讀大學(0至二十二歲)在學習(曲線平緩),二十二歲後開始發展事業,生產力漸漸加快(曲線上升),至大約六十歲退休(曲線平緩)。


如果純粹以體力或人的生老病死去思考,S曲線走勢合理,有何參考價值?

「數學新浪潮——S曲線上的旅行」講者,中大數學系高級講師黃澤富(Jeff)博士認為,將看似學術派頭十足的S曲線套用於個人身上,別具意義。


顯示人生歷程

Jeff研究S曲線,並以此為講座主題,源於希望從實用的角度介紹S曲線在現實世界中的不同應用。


Jeff選了幾位歷史名人,如愛因斯坦、海明威、莫札特、希治閣等作研究對象。這幾位名人每年的文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