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中美關係自從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當選後峰迴路轉,從美國的行動看,特朗普解除中國是貨幣操控國的指控,但幾乎同時又命令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 CVN-70)改道前往韓國,威脅對朝鮮發動攻擊。從中國的行動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同意兩國展開百日計劃談判,來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同時又積極協助處理朝鮮核試問題。這些既有兩國協調一致的行動,也有引向衝突的危機,究竟哪個才是主導中美關係的主線?
中美關係正常化45年以來,一直磕磕碰碰。特朗普當選,宣布要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實施懲罰性關稅,又威脅要宣布中國是貨幣操控國,這對外貿依賴較高的中國確實帶來一陣恐慌。事後看這些威嚇,只是一種叫價,是一種迫使中國就範的談判策略。很不幸,這種策略還真的成功了。
中國市場大購買力強
百日談判可掌主動權
習近平到佛羅里達州跟特朗普在莊園對話,中方在宣布訪問成果時,強調建立了4種經濟和軍事的溝通平台,美方則強調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展開談判百日計劃,希望中國對美國開放更大的市場,以解決美國對華貿易的巨額逆差。姑勿論百日計劃緣何需要中國來協助實施,中國的龐大市場以及購買力,確實足以令美國改變對中國的態度。
中國是美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兩國在對方都有龐大的投資,經濟貿易關係仍然是主導兩國關係的主線,目前是美國有求於中國,特別是特朗普明言貿易政策的主旨是為了美國工人的福祉,無論是私企的馬雲對特朗普說可以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還是中國在購買清單上向美國稍微傾斜,中國在這方面仍然可以左右大局。
中美兩國在國際問題上,共同利益大於矛盾,過去在江澤民時代,中國希望中美成為戰略伙伴關係,換來美國回應說不是對抗關係,已經算是有所得;胡錦濤時代希望跟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對方不瞅不睬;美國新任國務卿蒂勒森3月份訪華,變相承認了新型大國關係,但習近平到了美國,特朗普還是沒有明確給中國這個待遇。
這些稱謂上的變化,對講究面子的中國而言,十分重要,從正名的角度出發,先確定兩國關係的地位,然後按照地位高低來決定政策走向。但這是中國人的思維,美國人是講究利益的,而目前更加需要的是經濟利益,只要滿足了這個需求,美國的其他利益並不會阻礙兩國關係的維持甚至發展。
朝鮮發展核武,是中美兩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對於美國而言,是保護她在亞洲盟邦的利益問題,也是維持東北亞格局穩定的問題。中美兩國達成的共識是朝鮮半島無核化,朝鮮發展核武,對中國的影響比對美國的影響要大得多。中朝兩國曾經一度是血盟兄弟,但自從朝鮮進行核試驗,外長王毅已經提出「不允許在中國家門口生事」的警告。
不許家門生事警告朝美
半島形勢雖緊戰爭可免
特朗普在款待習近平晚宴時,輕描淡寫地告訴習近平,美國剛剛向敘利亞施放了59枚導彈,外間的解讀是同時警告朝鮮,如果不停止核試驗,照樣會以導彈對付,並一箭雙雕地告誡中國,如果中國未能有效制止朝鮮任意妄為,美國就會採取單方面行動。而今又派遣「卡爾文森」號航母開往韓國,並且發表情報監測結果說,朝鮮第6次核試驗已經就緒,64年前停戰但理論上還沒有結束的韓戰真的會一觸即發嗎?
朝鮮核試驗基地位於距離中國邊界14公里的豐溪里,過去幾次地下核試都引起吉林省多個地方猶如地震般的震盪,一旦出現核泄漏,整個東北都會出現災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朝鮮堅持核試驗,就是對中國的明顯挑釁。過去中國對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制裁朝鮮措施有所保留,是害怕朝鮮因為經濟無法維持而出現亂局,同樣會影響中國的安寧,而今威脅已經變本加厲,已經到了無法姑息的地步。
中國在今年初已經嚴格執行聯合國的制裁措施,包括停止進口朝鮮的煤炭,朝鮮外匯收入受到嚴重打擊,如果下一步停止對朝鮮出口石油,朝鮮的經濟就會無以為繼,而且中國還有很多工具在手,逐一實施,是可以達到制裁目的的。
中國對朝鮮的警告,不允許在家門口生事,同樣是對美國的警告,教訓朝鮮,只能是由中國出手,絕對不能讓美國的影響重回鴨綠江邊,否則就會影響中美關係。
習近平在佛羅里達州對特朗普說,有一千個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這個意見美國應該是接受的,既然控制住朝鮮於中國有利,對中美關係能夠朝良好方向發展,中國是應該切實執行的,也應該是做得到的,再次爆發韓戰的憂慮應該可以休矣。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中美關係正常化45年以來,一直磕磕碰碰。特朗普當選,宣布要對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實施懲罰性關稅,又威脅要宣布中國是貨幣操控國,這對外貿依賴較高的中國確實帶來一陣恐慌。事後看這些威嚇,只是一種叫價,是一種迫使中國就範的談判策略。很不幸,這種策略還真的成功了。
中國市場大購買力強
百日談判可掌主動權
習近平到佛羅里達州跟特朗普在莊園對話,中方在宣布訪問成果時,強調建立了4種經濟和軍事的溝通平台,美方則強調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展開談判百日計劃,希望中國對美國開放更大的市場,以解決美國對華貿易的巨額逆差。姑勿論百日計劃緣何需要中國來協助實施,中國的龐大市場以及購買力,確實足以令美國改變對中國的態度。
中國是美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兩國在對方都有龐大的投資,經濟貿易關係仍然是主導兩國關係的主線,目前是美國有求於中國,特別是特朗普明言貿易政策的主旨是為了美國工人的福祉,無論是私企的馬雲對特朗普說可以為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還是中國在購買清單上向美國稍微傾斜,中國在這方面仍然可以左右大局。
中美兩國在國際問題上,共同利益大於矛盾,過去在江澤民時代,中國希望中美成為戰略伙伴關係,換來美國回應說不是對抗關係,已經算是有所得;胡錦濤時代希望跟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對方不瞅不睬;美國新任國務卿蒂勒森3月份訪華,變相承認了新型大國關係,但習近平到了美國,特朗普還是沒有明確給中國這個待遇。
這些稱謂上的變化,對講究面子的中國而言,十分重要,從正名的角度出發,先確定兩國關係的地位,然後按照地位高低來決定政策走向。但這是中國人的思維,美國人是講究利益的,而目前更加需要的是經濟利益,只要滿足了這個需求,美國的其他利益並不會阻礙兩國關係的維持甚至發展。
朝鮮發展核武,是中美兩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對於美國而言,是保護她在亞洲盟邦的利益問題,也是維持東北亞格局穩定的問題。中美兩國達成的共識是朝鮮半島無核化,朝鮮發展核武,對中國的影響比對美國的影響要大得多。中朝兩國曾經一度是血盟兄弟,但自從朝鮮進行核試驗,外長王毅已經提出「不允許在中國家門口生事」的警告。
不許家門生事警告朝美
半島形勢雖緊戰爭可免
特朗普在款待習近平晚宴時,輕描淡寫地告訴習近平,美國剛剛向敘利亞施放了59枚導彈,外間的解讀是同時警告朝鮮,如果不停止核試驗,照樣會以導彈對付,並一箭雙雕地告誡中國,如果中國未能有效制止朝鮮任意妄為,美國就會採取單方面行動。而今又派遣「卡爾文森」號航母開往韓國,並且發表情報監測結果說,朝鮮第6次核試驗已經就緒,64年前停戰但理論上還沒有結束的韓戰真的會一觸即發嗎?
朝鮮核試驗基地位於距離中國邊界14公里的豐溪里,過去幾次地下核試都引起吉林省多個地方猶如地震般的震盪,一旦出現核泄漏,整個東北都會出現災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朝鮮堅持核試驗,就是對中國的明顯挑釁。過去中國對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制裁朝鮮措施有所保留,是害怕朝鮮因為經濟無法維持而出現亂局,同樣會影響中國的安寧,而今威脅已經變本加厲,已經到了無法姑息的地步。
中國在今年初已經嚴格執行聯合國的制裁措施,包括停止進口朝鮮的煤炭,朝鮮外匯收入受到嚴重打擊,如果下一步停止對朝鮮出口石油,朝鮮的經濟就會無以為繼,而且中國還有很多工具在手,逐一實施,是可以達到制裁目的的。
中國對朝鮮的警告,不允許在家門口生事,同樣是對美國的警告,教訓朝鮮,只能是由中國出手,絕對不能讓美國的影響重回鴨綠江邊,否則就會影響中美關係。
習近平在佛羅里達州對特朗普說,有一千個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這個意見美國應該是接受的,既然控制住朝鮮於中國有利,對中美關係能夠朝良好方向發展,中國是應該切實執行的,也應該是做得到的,再次爆發韓戰的憂慮應該可以休矣。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