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吹笛按口腔 助殘疾者減吞嚥困難長青網文章

2017年04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4月15日 21:35
2017年04月15日 21: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專門服務殘疾者的香港耀能協會調查發現,有一半的服務使用者出現吞嚥障礙。患有大腦麻痹的強仔(化名)染上肺炎後,只能進食糊狀食物,經言語治療師透過按摩口腔及吹笛訓練半年後,終可重新進食小型固體食物。協會至今共聘請5名治療師訓練有需要者,冀政府正視問題,增撥資源改善殘疾者的吞嚥障礙。


調查指近半殘疾者吞嚥進食困難

協會於2014年調查900名年齡介乎18至80歲的服務使用者的吞嚥情况,發現約一半人有吞嚥障礙或進食困難;進一步分析60歲以上組別,則有約六成人出現此情况。


39歲的強仔患有大腦麻痹,影響全身肌肉的控制,一直只能進食2厘米大的固體食物。協會的言語治療師蘇家穎表示,自從引入言語治療師服務後,強仔接受恆常口肌治療,保持進食固體食物的能力,但6年前一次外遊後,他不幸染上肺炎,吞嚥能力轉差,只能進食糊狀食物,經半年訓練後,他終可回復以往的進食能力。


蘇表示,強仔的面部肌肉張力偏低,要花力氣才可合嘴,而且舌頭亦要訓練才可協調及有力,將食物放到牙齒咀嚼,並透過口部肌肉送入喉嚨,如果食物不慎落入氣管,有可能阻塞氣管,引致窒息,或進入肺部影響健康。她說一般治療師會將手指放進對方口中,圍繞口腔、嘴唇按摩,另外殘疾者亦要練習合上嘴唇吹笛,以鍛煉控制嘴唇。


耀能協會花2000萬聘言語治療師

協會成人服務總主任許文娟表示,協會發現殘疾者面對吞嚥困難的問題,於2000年前自費聘請言語治療師,至今共有5名言語治療師,服務約六成使用者,約1100人。她表示,治療師到訪協會18個單位,包括嚴重殘疾人士宿舍等,以現時的資源,他們只能每周到訪各單位一次。


促政府增撥資源助聘

許文娟說多年來見到殘疾者有此需要,共花費2000萬元聘請言語治療師,但仍未能為有需要者提供最充足的服務,她表示殘疾者老齡化,服務需求日趨殷切,故冀聘請10名治療師,望政府增撥資源。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