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從周邊做起拓一帶一路 融美資日資破零和思維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7日 06:35
2016年10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北京正趁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前檔期展開秋季外交攻勢。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柬埔寨和孟加拉國,並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峰會。之前,總理李克強視察澳門,出席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之後,習李二人將在北京會見到訪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此行已獲升級為國事訪問。從行程可見,北京這一波外交攻勢,重點首先放在周邊外交上,並將一帶一路合作列為鞏固睦鄰關係的要件;同時,抓緊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再向葡語國家及其他遠鄰國家拓展。


港資可扮演特殊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一帶一路合作持續深入發展,如何破除零和思維,拓展與美資日資的合作也必然不斷擺上枱面。在此,港資可以扮演特殊的角色,有一展所長的舞台。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長期將大國外交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當政以後,有了調整。在2013年中召開的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明確提高了周邊外交的位階,近年來的周邊形勢證明這一調整是有預見性的。另一方面,整個構想提出3年多來也逐步成熟,一帶一路不能好高騖遠,要從周邊國家做起,踏實推進。2015年11月,習近平訪問東南亞時就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邊國家,首要受益對象也是周邊國家。抓住這兩個要點,就可以較準確看到習近平此行的要義,那就是進一步鞏固和深耕周邊外交與拓展一帶一路相結合。


中柬兩國早已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習近平訪問明確表示將加一帶一路倡議和該國「四角」戰略對接。中國已經連續3年是柬埔寨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投資來源國,中國還援建了柬埔寨第一條全線四車道國道,承建了柬埔寨第一家水泥廠、第一座火電站、最大規模的水電站。而10年前,中國已幫助開發有戰略意義的西哈努克海港和機場,以及經濟特區,現已進入收穫期。這次,中柬雙方共簽署31份合作文件,包括建機場、電站、電網、醫院及進口大米。很明顯,柬埔寨既是中南半島中國的好伙伴,也是一帶一路在暹羅灣上的主要支點。


相對於1300萬人口的柬埔寨,人口過億的孟加拉國,市場潛力更是巨大。該國經濟欠發達,與中國經濟有極強的互補性。而習近平此次訪問更是中國國家元首30年後的再次訪問,對中孟關係發展和經貿合作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孟加拉已成為中國在南亞地區第三大貿易伙伴,但是兩國貿易僅是100多億美元的水準,可見發展前景無限廣闊。孟國總理哈西娜坦言,「從2003年起,中國就已成為在孟加拉投資最多的國家。」這次,中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見證了共建一帶一路、產能合作、能源電力、外交、海洋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翻開地圖可以看見,孟加拉既是一帶一路在印度洋的重要節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中途站。


界定為合作倡議 非援助計劃

此外,習近平參加金磚國家會議,還有李克強總理出席中國與葡語國家論壇,都將從更廣闊的層面拓寬一帶一路合作的內涵,發展中國與全世界國家和平共榮發展的關係。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中國的國事訪問,不但改善了兩國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南海緊張對峙的局勢,符合兩國的利益。菲律賓也是亞洲的重要國家,其GDP總量也超過了新加坡。若然杜特爾特的權力地位穩固,中菲關係翻開新的一頁是可以預期的。


上周,對亞太安全有重要影響的北京第七屆香山論壇上,中國軍事科學院院長蔡英挺上將表示,應當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零和思維、單贏思維,樹立合作、包容的新觀念,建設互信共贏的伙伴關係。相信,這也是北京展開一帶一路合作的理念。目前,北京已清晰將一帶一路界定為「合作倡議」,既不是什麼「戰略」,也不是什麼強加於人的「援助計劃」。對於有評論指習近平訪孟是針對印度,中方也用事實說明這是小人之心。


其實,破除零和思維,一帶一路將展現更廣闊的空間。中資與美資、日資等合作也可以成為新常態。中國和日本在亞洲以及其他地區削價競爭高鐵項目的現象或可減少。而打通南海與印度洋新通道的泰國克拉運河,也可能在各國的合作下應運而生。克拉運河規劃長達100多公里,工期10年,耗資3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這一重要航運樞紐,極具戰略價值,相信不是一兩個國家可以獨食的。當然,中國邀請美日合作,人家未必領情,但是由民間例如香港的商家出面,邀日資美資組成財團共同開發,或許可以成事。而這,正是香港商家在一帶一路發揮大作用的一個機會。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