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嘉裡B2C快遞 東南亞搶攻據點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7日 06:35
2016年10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嘉裡物流0636予人印象一向為從事國際貨運及傳統物流業務原來集團4年前已靜悄悄於六大市場拓展企業對客戶B2C的快遞業務。集團副總裁蘇耀明表示雖然電商物流的「最後一里」配送服務單價遠不及傳統物流惟只要貨量超越觸發點tipping point其盈利能力便相當高嘉裡快遞業務將成為集團未來發展重點。


明報記者 邱曉欣

集團4年前逐步收購東南亞國家的地區快遞公司今年9月亦把香港收購的TGX精英速運正式改名為「嘉裡快遞」快遞業務版圖逐漸成形。嘉裡快遞現時六大營運市場為香港、台灣、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柬埔寨部分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等設有實體店現時合共有逾250間主要為客人提供寄件服務蘇耀明稱由於港人較少利用快遞公司的寄件服務故暫時未有計劃於港開設實體店。


4年前逐步收購 東南亞擴版圖

集團核心業務一向以傳統物流為主對於席捲全球的網購風潮蘇耀明稱「一帶一路並非只是一個口頭禪tag line其將令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更迅速加上眾多工廠從內地遷往東南亞國家集團快遞業務可在龐大的商機中分一杯羹」。除現有六大市場外集團計劃進一步拓展版圖至新加坡、印尼、老撾等地。


集團專長在於處理傳統物流貨運究竟與電商物流快遞業務有何不同蘇耀明表示傳統物流是企業對企業B2B的營運模式每次處理的貨量龐大訂貨週期較規律電商物流快遞則是B2C甚或客戶對客戶C2的營運模式貨量變化視乎網購旺淡季如正值「雙十一」或「1212」的網購狂熱期貨量可以倍數增長。蘇耀明最後強調一點電商物流快遞需顧及文化差異不同國家配送網購貨物模式可以存在很大差異「傳統物流多為『點對點』配送把貨物一次性運送至工廠即成網購貨物派送點零散個別地區交通網路未及完善或令配送變得困難以泰國為例集團主要以較靈活的電單車送貨以應對當地交通擠塞的問題」。


文化差別大 速遞方式不同

網購訂單單價較低派送地點亦相對零散不過其盈利能力不一定比傳統物流低。蘇耀明解釋其實電商物流的「最後一里」配送服務是一個講求觸發點的營運模式意指不論貨量如何集團都必需維持一定的網絡據點在貨量未達至一定數量前該地區「最後一里」配送服務是無法達至盈利蘇舉例稱「若一個地區的觸發點為每日配送10萬件貨而公司在該區每日配送貨量為15萬件那麼額外5萬件貨的盈利貢獻便會相當高」。


在現有六大快遞業務地區中泰國市場增長較為強勁。蘇耀明稱「主要由於當地快遞貨量已超越其觸發點集團已可從所建立的經濟規模中獲取盈利同時集團亦搶佔大部分的市場分額將競爭者拓展泰國市場的門檻進一步提高」他透露現時泰國快遞業務每日配送貨量為15萬件其盈利能力已可媲美於當地貨倉及港口設施 Siam Seaport。


內地政策主導 轉身要快

電商交易極具規模的中國政府訂定的電商政策可謂「牽一髮、動全身」對全球電商交易造成影響。蘇耀明稱「今年4月國家改革跨境電商交易稅制某程度上已打亂了電商物流既有的營運模式我相信電商業務由政策主導的現象在可見的將來將仍然持續」因此集團電商物流業務最重要是具靈活性因規模大亦可能變成負擔面對政策轉變時有機會「轉身唔夠快」因此投資基礎建設時要格外小心。


談及集團將來會否涉足中國快遞業務蘇耀明表示中國的電商業務較其他國家走得更前快遞商如「三通一達」即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及韻達快運、順豐等已近乎覆蓋整個內地電商市場競爭者入門門檻相當高他稱「如你在內地每日貨量在50萬件以下根本搵唔到食但同等數量在其他東南亞國家已經可以賺大錢」蘇坦言公司曾有意在內地收購當地快遞公司惟發現當地每日貨量達80至100萬件的公司仍然「蝕緊錢」因此暫未計劃於內地發展快遞業務。


[上市公司訪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