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特首選舉不能排除黑馬 \文:阮紀宏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5日 06:35
2016年10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文章】立法會亂象叢生,對特首選舉的進程不會有影響,反而是對中央在考慮支持人選的判斷,會造成微妙的影響。北京對於特首人選的考慮,應該是從國際和全國的大局出發;在競選配搭方面,也應該有精心的設計,不排除有「黑馬」參選。


國際大環境是準備應對亂局,美國和歐盟都會出現混亂,這將嚴重影響經濟復蘇。中國的出口額已經連年下跌,目前還可以加大對外投資,協助裝備工業出口。美歐經濟不景,保護主義勢將抬頭,美英歐盟都在提出「本國優先」的口號,未來幾年中國的日子不好過。雖然如此,出現局部的小亂,甚至範圍較大的亂,中國不但可以應對,而且也能夠突顯中國的優勢,增加在談判桌上的籌碼。


內地高層貪污已經基本肅清,但同時出現官僚體系懼怕動輒得咎而不敢作為、不想作為的弊端。明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將會讓習近平在人事佈局上有更大的權力,從中央到地方,清除那些離心離德的幹部,或許會在改革方面出現一番新景象。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的表現,已經讓北京從戒心提升到兩岸的芥蒂。至此,更需要防範藏獨、疆獨與台獨和港獨串連。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兩個月前履新的新疆書記,由原來的西藏書記陳全國接任,取代任「封疆大吏」6年的張春賢。外界以「柔性治疆」來形容張春賢,並非準確,但張春賢嘗試了很多新穎的措施與做法,確實比前任的王樂泉更加積極進取,無奈疆獨仍然活躍並不斷鬧事。西藏問題沒有新疆問題複雜,這幾年西藏發展較快也未必是陳全國的功績。但習近平以保守的思維,選派入藏5年的陳全國接任,看不出來他會有創新的做法,起碼可以保證在處理邊疆和少數民族問題有豐富經驗,無疑是最保險的做法。


中國對國際上會出現亂局的應對,以及對付疆獨地方大員人選的考慮,從這個角度看香港問題,以至看特首選舉問題,或許可以窺見中央決策層的思維。香港的對外依存度高,歐美一個噴嚏,香港就要大感冒。美歐的政治亂影響經濟差,香港不但首當其衝,而且只能被動接招甚至難以招架。金融風暴期間港元受到狙擊,中央在紐約市場準備了巨額外匯準備捍衛港元;這次歐盟如果出現風暴,中央政府在做出應對的時候,也會考慮到保護香港的問題。一旦這種情况出現,香港的特首必須要跟中央有默契,才能應對得當。這對下任特首人選的考慮,這個因素必須是其中之一。


美國出現亂局,無論誰當選,也不會影響她對遏制中國的政策方向,在香港也會興風作浪,企圖在香港形成一個「反華橋頭堡」。當然,港獨的問題有內部因素,香港的政制與社會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但不要忽略,港獨的資金來源,特別是最近藏獨國際研討會邀請港獨人士參與,藏獨的金主是誰?這些因素,無論香港下任特首如何善待反對派,或者聲稱可以取得反對派的某種支援,也是改變不了的國際因素。


目前還處朦朧狀態 太不正常

負責投票選出特首的選舉委員會即將進行選舉。這個時候所有有意參選的人士都要公開明確表態;如果是身任司長的,更需要辭職參選。有多少參選人,到目前階段還處於朦朧狀態,實在是太不正常。這都因為中央沒有明示或者暗示有關,一切都好像仍然存在變數。但依筆者的看法,有些情况出現的可能性較低。


葉劉淑儀明確表示,中央必須保證這是一場真正競選的選舉,不能存在中央屬意一個候選人,另一個候選人是在陪跑;只有中央作出這樣明確的表態,她才會參選。筆者認為,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對於特首選舉的候選人,一定會有一個態度,至於是明示還是暗示,只是做法而已;但對於人選,則是原則問題,不容討論。這可能就是葉劉淑儀至今都不公開表態參選的原因。


另一個可能性較低的情况是林鄭月娥跟梁振英對決,香港的「一把手」跟「二把手」在競選中互相攻擊,下屬說老闆的決策不好,或者說如果讓我來從頭決定,一定會有更好的決策。很難想像,兩個都是中央任命的高級官員,將會出現比賽誰更了解中央意圖的場面。


梁振英在上屆競選中以689票當選,認受性受到質疑。這次選舉,無論中央對具體人選如何考慮,也希望下任特首的當選票數更高,况且反對派已經將策略公開,要打擊特首的當選票數,中央在決策競選配搭方面,一定會更加敏感。如果建制派沒有其他候選人,出現梁振英跟反對派候選人對決,很可能會出現建制派內「倒梁」的選舉委員倒戈,讓反對派候選人增加票數,梁振英即使當選,中央也會覺得十分難堪。


如果出現兩名旗鼓相當的建制派候選人對決,反對派會將所有票投向「ABC」(Anyone but CY)的「A」,結果任何一名候選人當選,所得票數都會跟689差不多,這對當選的特首也沒有好處。而且,香港社會分化嚴重,建制派跟反對派已經撕裂,如果兩名建制派的候選人競選,對建制派本身造成某種程度的撕裂,也是親痛仇快的事情。所以,兩個勢均力敵的建制派競選的可能性也不會高,起碼不是上策。


在這種情况之下,如果有「黑馬」願意參選,是建制派當中能夠為中央所接受的人選,這種競選形態就可以避免上述的任何一種情况。是否有「黑馬」、誰願意做「黑馬」?雖然目前仍然沒有苗頭,但看看上屆選舉,梁振英在明知道沒有當選的可能之下參與並扭轉乾坤,或許有人會願意一試,尋找「重蹈覆轍」的可能。


阮紀宏

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