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曾被詬病聯網資源不均,現正策劃新的「分錢模式」。瑪麗醫院所屬港島西聯網的人均所得資源看似較高,但報告初步分析指出,瑪麗肩負的換肝、肺等全港指定服務,佔其開支逾一成,醫管局計劃日後分配資源時,會先撇除相關開支,並考慮跨網求診等,令資源分配更公平。
增分析細緻度 看289小區求診情况
去年的醫管局檢討報告要求檢討聯網資源分配方法,醫管局已就此完成中期報告,除了現有按人口分配方式,將加入四大元素:一、提高地區分析細緻度,在七大聯網外,按規劃署289個小區,細看各區求診情况;二、考慮影響求醫因素,包括家庭入息、教育程度、申領綜援、住老人院人數等;三、考慮跨網情况,例如九龍3個聯網的當區入院比例僅六至七成,而九龍中逾半急症室病人來自其他區。
四、為恰當地比較不同聯網資源,先撇除集中在個別聯網的指定服務。醫管局財務總監錢湘芷舉例,瑪麗醫院指定提供的換肝、心、肺及骨髓等針對全港的服務,連同心胸外科及教學醫院等6項集中在瑪麗的指定服務,佔港島西聯網開支逾一成,日後比較資源要撇除相關開支。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廖慶榮醫生稱,首階段花了一年多分析了14項指定服務,下階段會加入其他指定服務,包括兒童醫院。
料明年首季完成模型設計
對於各聯網需否增減撥款,廖慶榮表示,待完成數據分析才確定,不可憑印象評估,否則「聯網的醫生護士都不放過我,因為隨便估,估少了,會不公平,真的會減錢」,新模式可增加前瞻性,不是「為做大條數或做細條數」,而是「加一把尺」,客觀及公平地分配資源。
醫管局現聘用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等作顧問,以上述元素研發新的資源分配模型,本月展開諮詢,料明年首季完成模型設計,至第三季完成數據分析。
關注醫管局聯網資源不均議題的立法會前議員梁家騮表示,不會說不應該發展新模型,但要看其計算是否準確,調整結果是否合理,「正如射火箭上月球,要計準條數,否則會射了上外太空,去不到月球」。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