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行政院昨日通過「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規劃情形」報告,明年起政府每年撥1.5萬元(新台幣,下同。約3674港元)到低收入少年及兒童的帳戶,18歲後可提取作教育基金、職業訓練或創業用。
18歲後可作教育基金或創業
中央社引述台灣衛福部次長呂寶靜說,2016年元旦後出生、符合中低收入標準的18歲以下少年及兒童均可受惠。倘家庭每年撥入1.5萬元,18年後就可有54萬元(約13.23萬港元)的「第一桶金」。若有家庭無法自行每年撥款,政府會結合社會捐助,或提供實物,減少弱勢家庭的支出。
行政院昨日亦通過「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情形」報告,落實蔡英文鼓勵青年先就業再升學的想法。明年起高中、職業學校畢業生如果進入職場,政府每月會撥款1萬元(約2450港元),期限3年,期滿可領取共36萬元(約8.82萬港元)。目前台灣高中生升讀大學比例約9成,但蔡英文希望推動活化教育,學生畢業後先就業,再決定升學方向。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支持,認為就業後再回學校讀書的學生,學習態度都非常認真,但家長可能未必接受這想法。
18歲後可作教育基金或創業
中央社引述台灣衛福部次長呂寶靜說,2016年元旦後出生、符合中低收入標準的18歲以下少年及兒童均可受惠。倘家庭每年撥入1.5萬元,18年後就可有54萬元(約13.23萬港元)的「第一桶金」。若有家庭無法自行每年撥款,政府會結合社會捐助,或提供實物,減少弱勢家庭的支出。
行政院昨日亦通過「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情形」報告,落實蔡英文鼓勵青年先就業再升學的想法。明年起高中、職業學校畢業生如果進入職場,政府每月會撥款1萬元(約2450港元),期限3年,期滿可領取共36萬元(約8.82萬港元)。目前台灣高中生升讀大學比例約9成,但蔡英文希望推動活化教育,學生畢業後先就業,再決定升學方向。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支持,認為就業後再回學校讀書的學生,學習態度都非常認真,但家長可能未必接受這想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