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梁耀忠理性問政 抗爭亦有理有節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4日 06:35
2016年10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立法會開鑼首日,亂象紛呈,除了3名議員宣誓未過關,能否履行職責懸而未決外,選舉立法會主席,亦令到非建制陣營人仰馬翻,一度主持選舉主席會議的梁耀忠議員,承受支持者批評,有人更認為他應該辭職。其實,當日梁耀忠主持會議表現很好,他一心一意朝着履行職責、選出主席的目標推進,即使因為原則問題放棄繼續主持會議,卻未意圖破壞主席選舉;這是有理有節的抗爭,雖然備受民粹圍剿,但是一位立法會議員選擇理性行事,應予尊重,梁耀忠也應該堅持這樣的問政作風。


履行職責推進會議

堅持原則毋須道歉

梁耀忠來自基層,以俗稱「街工」代表身分晉身議會,連前朝立法局在內,參與立法機關工作已經21年。迄今「街工」在立法機關,仍然只有他一人,雖然份屬民主派,但是從來都不是主流或居於主導地位。現在立法會議員以搞事為尚,部分議員被逐出會議廳司空見慣,不過在20年前,議員因為發言被逐可是大事,梁耀忠就是首名被逐出會議廳的議員;當時他在辯論發言,以「臭罌出臭草」諷刺回歸後的行政長官選舉不民主及小圈子選舉,被時任主席黃宏發以語言粗鄙而驅逐。現在議員在立法會講這句話,會被譏為小兒科、溫吞水,當時卻是「逐出之罪」;審視今日連在宣誓時講粗口,卻獲得不少議員容忍甚至包庇,可見彼一時此一時也,莊嚴的立法機關低俗之蛻變,可見一斑。


回顧20年前梁耀忠這一幕,是要指出他的問政勇氣,可以政壇流行語「無畏無懼」來形容,絕非什麼有人指他的所謂「為人軟弱、猶豫」。梁耀忠在選舉主席一役的表現,以有理有節言之,或許更加貼切。因為涂謹申競逐主席職位,梁耀忠按議事規則,以第二資深議員身分主持選舉主席的會議;這次選舉,本來就呈現暗湧,特別是梁君彥的國籍仍有爭議,在建制和非建制對峙下,主持這樣的會議吃力不討好,稍有差池,就會在政途觸礁。


從過程而言,看得出梁耀忠為了會議順利進行,完成選舉主席,對一些議事堂失序情况予以容忍。例如他坐的主席台,旁邊坐着、背後站着多名非建制議員,他們不肯回到台下座位,梁耀忠以不影響會議進行為由,並未強制恢復秩序。另外,按規定未完成宣誓的議員不能參加會議,梁耀忠在建制議員提出反對下,仍然以主持會議的權力,准許梁頌恆和游蕙禎發言,可見當時他意圖推進會議進程,同時顯示非建制屬性的努力。


讓非建制議員分權

可望牽動整體生態

主席選舉過後,梁耀忠遭到的批評,實際上是怪責他未利用主持會議的機會,「搞喎」選舉。例如有人批評他未取消梁君彥的參選資格,梁耀忠表示除非違反議事規則,否則根本無權力、又無議程可以這樣做,他堅持必須根據議事規則辦事。至於放棄繼續主持會議,昨日他解釋為堅持70名議員都有權投票,秘書處不同意未完成宣誓的3名議員可以投票;由於未能妥協,他決定「離職」。整個過程,顯示梁耀忠積極履行議員職責,又堅持原則,到關鍵時刻選擇的抗爭手法,雖然未吸住眼球,卻是反映有理有節的大度。其實,梁耀忠選擇做對的事,確切體現作為議員的獨立人格,他毋須向民粹屈服,更無所謂鞠躬道歉之理。


從梁耀忠這次經歷,審視建制與非建制就各個事務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的爭議,我們認為:多讓非建制陣營中的理性問政議員擔任更多委員會的領導職位,看不到有什麼問題。「屁股決定腦袋」是政治鐵律,主席執掌委員會,受議事規則規範,若要有序推進委員會事務,主席須相對保持中立,以促成不同陣營議員之間的有效討論;今次梁耀忠的短短「主席」經歷,對此應該體會良多。當今建制與非建制壁壘分明,若權力只由建制陣營掌握,非建制陣營的反彈可以預期,去屆立法會經常出現劍拔弩張情况就是一個經驗教訓,本屆不應該重蹈覆轍。當然,一些以搗亂為樂的非建制議員,不宜執掌委員會,因為歷來所見是他們不尋求成事,而是千方百計破壞,不應賦予責任。由理性問政的非建制議員執掌事務委員會,除了營造議會較和諧環境,還可以讓不同陣營議員嘗試處理議會的「麻煩人物」,對議會整體生態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