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士古屋凸肚顯身價 圖書館藏千年木乃伊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4日 06:35
2016年10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來到瑞士東北部小鎮聖加倫(St. Gallen),只要走上大街小巷,便可輕易發現歲月的痕迹,好像傳承百年文化的芝士老舖、17世紀的巴洛克式的大教堂(Abbey Cathedral),以至千年歷史的「凸肚窗」及建於1755年至1767年期間的修道院圖書館(Abbey Library)。從蘇黎世機場搭火車往東邊走,不用1小時便到聖加倫,舊日風光盡收眼底。


離聖加倫火車站不遠處,地上有紅色凸起的幾何物體,銀色球體則懸浮空中,玩味十足。看說明,這是休閒區Stadtlounge,藝術家Carlos Martinez和Pipilotti Rist透過有趣的裝置藝術將小鎮變得更有生氣,那些凸起物體是休閒椅,用水泥打造出粗糙的表面,可讓人隨意坐下來;而銀色球體是路燈,晚上會亮起來。其中一張「休閒椅」,體積跟真汽車相若,放置在路中心,躺下來會更舒服。這些設計與周圍的古建築形成強烈對比。


一街之隔,景象截然不同。那些注重裝飾的方方正正啡紅磚建築,外牆有浮雕點綴,有點似新藝術派(Art Nouveau)時期的風格。參加了城市導賞團,證實我估計正確。


華麗凸肚窗 地位象徵

在該地土生土長、做了12年導賞員的Claudia Macht分享說,古城的建築大多建於12至19世紀。外觀像陽台的「凸肚窗」(Oriel Windows)是小鎮的城市標記,中世紀的人會利用窗戶來展示自己的身價,身分與地位愈高,窗戶裝飾愈見華麗。到了19世紀,正是新藝術派興起的年代,開始出現了曲線造型的凸肚窗。在這裏基本上能看到由方正的設計到富動感的曲線面,有的更以自然植物、花鳥魚蟲等元素來精心雕刻。數數看,從街道Spisergasse走到Kugelgasse,再由Marktgasse徒步至Schmiedgasse,約有110個五顏六色的凸肚窗,以目不暇給來形容絕對準確。


再看中央廣場的修道院群,乃是巴洛克晚期的作品。教堂Abbey Cathedral外的廣場寬敞,而草坪的嫩草可讓人隨便躺下來。這裏適逢有市集,走去八卦,幸運地吃到當地居民自家製的麵包和小杯紅酒,還傾談了一會,得知市集會不定期舉辦,是當地人聯誼的方式。整個修道院群規劃了修士墓園、學校、教堂及圖書館。而教堂與圖書館於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教堂呈多樣藝術

雙塔教堂Abbey Cathedral外觀宏偉,屬哥德式設計,巨大柱頭則是文藝復興式的風格,窗邊細節位就呈現巴洛克的藝術特色。雖然找到多面性的藝術格調,仍給人一種整體性的和諧感。


教堂內部裝飾金碧輝煌,超高的穹窿頂端有描繪了天堂與宗教故事的壁畫。壁畫畫技細緻,出自巨匠Joseph Wannenmacher之手。書中有兩位聖經人物的身軀以浮雕的手法來展示,這就是巴洛克強調空間感和立體感的手法。最有趣是花崗岩打造嵌入不鏽鋼絲邊的聖水台,俯身看,可透過水中倒影看到天花上的壁畫。


沿大教堂兩邊牆身建有至少8座告解室,每座設有兩間房,全部採用大量曲線來塑造,特別是花枝蔓藤糾纏不清。每座告解室的正中央位置設計了女性半身浮雕,兩側的上方則以小天使來點綴。基本上每個細節都吸引,叫人眼界大開,但好戲未完,還有圖書館更見鬼斧神工。


■Abbey Cathedral

地址:Klosterhof 6A, 9000 St. Gallen

門票:免費

網址:www.sg.kath.ch

修道院珍貴圖書 眼看手勿動

前往圖書館先要經過學校的操場,不過課室在圖書館樓層之上,絕不會打擾學生上課的。觀賞前得先放下背包、相機等物品,然後換上館內提供的羊毛氈做的拖鞋,以免刮花具歷史價值、拼有圖紋的實木地板。


圖書館入口處有一塊寫上希臘文的牌匾,Psyches iatereion意指「心靈靜養之地」。館內共有兩層,天花的壁畫同樣出自Joseph Wannenmacher之手。由於樓底不高,能清楚看到厚厚顏料的光澤質感。


書架是木造,有一層層的高浮雕,雕塑造型突出。架上的書是公元8世紀至15世紀期間的,範疇有藝術、文學、科學、醫學、歷史等,不過以鐵籠罩起,沒法拿來看。導賞員說眼見的書約2000本,書架後的密室就藏有近17萬冊。架邊有道隱藏的抽屜,打開來是一排排的索引卡,以字母編排該書架上的書籍。


醫書載護身魔語

大廳中央處設置了8個高腳木飾櫃,用來輪流展示書架上的書籍。為了保存書籍不受陽光及其他因素的損壞,窗簾是放下的,沒有燈光,每次開館前都會翻開書本的不同頁數。當中一台飾櫃展出羊皮紙手稿,左下方鑲了小寶石,內文是植物圖解。另一台展示修道院群早年的建築圖則,跟現在的規劃有點出入,相信設計上有不少改動。還有展示拉丁文手抄本的福音書,以及一本6世紀的魔法書。導賞員指魔法書是那時期的醫書,其中一行寫上Abracadabra,乃是魔語,據說有種護身的力量,於是試試說出來,但沒有感覺,信不信由你!


木乃伊完整保存內臟

另一個飾櫃藏了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木乃伊。話說有商人從古埃及買下來並放置在家中,可是妻子不喜歡便把它寄存在圖書館。這具木乃伊的臉是褐黑色,微微張開的雙唇被處理過,可能之前已經腐爛了。其之所以成為有價值之收藏品,是因為一般木乃伊會掏空內臟,這具則完整保存肝、肺、腸和胃部。看說明,此木乃伊是埃及教士之女兒Shepenese,因病而亡,死時約40歲,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50年。沒想到不用飛去埃及也可以看到木乃伊真品。


■Abbey Library

門票:10瑞士法郎(約79港元)

網址:www.stibi.ch

百年老舖 芝味代代相傳

想了解及閱讀城市的最佳方法,就是聽聽當地人的故事。就以Claudia Macht為例,她指導賞員來自不同的專業,有家庭主婦,也有速遞員及教師,大家都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並以最熟悉的範疇來分享在地故事。


優質奶製300款靚芝士

導賞員或者知道筆者愛聽故事,其中一個節目就去了一家做和賣了三代芝士的店家參觀。老闆Matthias Kündig分享自孩童時代開始約8歲左右便跟爸爸學做芝士,還記得爺爺會駕駛古老貨車去牧場取牛奶。自1992年掌舵後,他更注重芝士的品質,嚴選優質的原材料,讓綿羊和山羊食得健康,確保榨出來的奶能製出好芝士,至今款式多達300款。他還分享食芝士的方法,味道香濃的可配芳香白酒;半硬又帶柔韌質地的最夾紅酒;淡味芝士配葡萄酒就最清新;若炮製芝士火鍋,就要選味道溫和的芝士。


試食了幾款不同味道及口感的芝士,有味道濃烈的、溫和的,也有入口順滑的,亦有些是用來配酒及蘸上自家出產的醋來吃。味道雖好,但都不及一款於1923年創業時培養的原味芝士。也許一代傳一代的關係,令人吃出難以忘懷的歷史味道。


■Bonfromage Chaslaube Kündig

網址:bonfromage.ch

■旅遊錦囊

簽證:香港特區護照或BN(O)停留瑞士不超過90天毋須簽證

機票:從香港直飛蘇黎世可乘坐瑞士航空,經濟艙來回機票連稅約港元5125起

匯率:1瑞士法郎約兌7.9港元

火車證:Swiss Travel Pass是通行瑞士的火車證,除可自由乘坐火車及境內小鎮的交通工具外,也可以享有490間博物館的優惠

查詢:www.MySwitzerland.com(瑞士旅遊局)

文、圖:曾劍華

編輯:林韻兒

trave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